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丽江“祭署习俗”: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9日 10:07:00  来源: 云南网-民族时报
分享至:

  

  本报讯(杨晓林 刘晓雁) 8月21日,由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祭署习俗”培训班结业。来自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的20名学员完成东巴面偶、东巴彩扎、东巴木牌画、祭署祭祀用品制作以及东巴舞、东巴唱腔、祭署仪式规程等课程学习。

  在“祭署习俗”培训班结业典礼上,丽江市文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木世臻授予新主东巴学校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署习俗”的传承点匾牌,并向优秀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

  据介绍,“祭署习俗”于2013年列入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祭署习俗”是纳西族传统民俗礼仪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在纳西族地区影响深远。“祭署习俗”承载着纳西族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对纳西族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生态道德观等有很大的影响。“祭署习俗”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是纳西族具有普世价值的生态伦理观,也是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诠释。

  “祭署习俗”集中了纳西族地区几乎所有的民间艺术门类,充分展示了纳西族地区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高度的艺术价值。由于“祭署习俗”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着固定的民间文化活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所包含的绘画、舞蹈、手工技艺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固定模式,还由于它在民间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影响而成为纳西族民间艺人进行技艺交流和传承的重要舞台,大量的民间艺术因此被保存下来。祭署习俗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对纳西族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生态道德观等有很大的影响。体现了纳西族地区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玉龙县鲁甸乡新主村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祭署习俗”培训班在新主东巴学校开班,主旨是让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木世臻希望培训班的学员们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开展文化的传承,要自觉肩负起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保护好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先民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内涵,对外展示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为做好完整的“祭署习俗”保护工作,丽江市非遗中心还组建了视频图片工作组,对祭署习俗祭署整个流程进行数字化记录,采集视频容量达1000多G、图片2000多张。 经过后期声视频处理后,成为视频数据文件永久保存。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赵重合表示,通过“祭署习俗”培训,让学员参与纳西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尊重“祭署习俗”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非遗实践。正确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丽江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民族文化相得益彰。通过抢救、保护、传承、发展,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传承发展。同时让学员丰富的非遗实践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让“非遗+”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责任编辑:赵黎浩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