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扎根彩云之南 情系民族医药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3日 11:15:00  来源: 云南网-民族时报
分享至:

    腾冲,中缅边境历史文化名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重镇,全国著名侨乡,被徐霞客誉为“极边第一城”。 

    1959年,张超出生在腾冲下绮罗的书香门第、华侨世家。其祖父张自省先生于腾冲师范学校毕业后赴缅甸腊戌任教,抗战爆发后归国,一生授业,汗沃桃李;外祖父许仁钦先生是云南旅缅爱国侨领,曾任旅缅云南同乡会会长。这里厚重的传统文化气息,熏陶滋养着他的心灵,耳濡目染中,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了他生命里的底色。

    现在,张超已是云南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院院长、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馆长、云南省傣医药与彝医药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会长、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执行主编。谈起他的成长历程,无不与“中医药、民族医药”有关。

  

  1979年,张超被云南中医学院录取,踏上了求学从医之路。1988年研究生毕业后到云南省中医药研究所工作,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选择了中医作为终身职业,更因边疆村寨各族乡亲缺医少药的困苦,坚定了自己的志向。

  当他踏进民族医药研究室那天起,就以满腔的热忱和活力,投身于这片民族医药文化传承的沃土中。30年来,他不忘初心,默默耕耘,云南主要民族聚居区村寨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与各民族民间老医生、老药农成了知心朋友,与基层民族医药工作者讨论学习,精心收集保存、挖掘整理民族医药文献史料、医术医技、药物标本、成果丰硕:主编出版了《云南民族医药研究》、《傣医传统经方研究》、《傣医单验方大全》、《怒江流域民族医药研究》、《白族医药》、《纳西东巴医药研究》等民族医药学术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填补多个少数民族医药文献研究空白。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昔日“藏在山中人未知”的民族医药也面临着“名医消逝、名方流失、名药消失、医术丧失”的严峻局面。他常说“发展民族医药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事关彰显民族历史文脉,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保障边境稳定的大局”,他全心投入到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之中。2014年张超出任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会长,他率先在国内提出建设“民族民间医药文化传习所”、“民族民间医药传承基地”的倡议,并积极推动云南省建立了20余个民族民间医药文化“传习所、传承基地”,开创了多层次多路径的民族医药传承与保护新局面。

  2015年,他领导创建的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全面建成对外开放,被评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云南省科普基地,是国内民族医药藏品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筚路蓝缕

  民族医药学科建设的“开拓者”

  2003年,为了构建民族医药学科,正值年富力强之年的他回归母校由研究者、临床医生变身为教育者,由病房走进了课堂,他克服重重困难,建团队、搭平台,忘我工作。

  15年的耕耘硕果累累:主持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4项,开创性地建立云南民族医药资源数据库和“民族医药单验方筛选与评价”方法体系,解决了民族医药研究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傣医药理论的整理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傣医药基础理论的整理及应用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云南少数民族医药单验方收集整理与评价研究”和“傣医解药‘雅解沙把’解毒作用及机理的研究”分获全国民族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1年,出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傣医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傣医学专业与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负责人,在国内率先构建了傣医学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高等教育体系,带动了云南民族医药学科建设跨越发展;主持创建了3个省部级民族医药重点学科、2个省级科研平台,并首创傣医学专业,组织编写出版了我国首套傣医本科规划系列教材,并担任《傣医基础理论》和《傣医临床学》主编。

  仁心仁术

  民族医药传承的“践行者”

  张超医德高尚,常以《大医精诚》作为严以律己的镜子。他作对联云:“学医术以勤以智以谨,修医道如亲如师如镜”,以勉励自己。也时时教导学生“仁者而后有仁术,为医之道,医德为本”。他接诊患者,热情耐心,循因释疑,据理解惑,告之宜忌,帮贫助困,解急救难;他高尚的医德医风和高超的医术,深得患者的赞誉和爱戴。

  30多年来,他始终在临床一线为患者服务。他常说:千条万条,有疗效是第一条。他博采众家,虚心求教,向民族民间医生学习,认药识药,收集民间民族单验方,进行调查核实验证,采挖标本,发掘了一批独具疗效的验方,并将研究应用于临床,疗效卓著。

  互学互鉴

  民族医药国际学术交流的“推动者”

  云南与老挝、缅甸、越南接壤,16个民族跨境而居。古往今来,云南各民族先贤们走出了“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谱写了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的绚丽篇章。

  近年来,张超积极推动国际民族医药文化传承工作的合作与交流。他作为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2007年推动创建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会议以交流区域内各国发展传统医药经验、共同保护和传承民族医药知识与文化、开展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人才培养的交流与合作为主旨;目前已成为大湄公河区域内参与机构、参会人数最多的传统医药国际性学术会议。张超积极在会上推介发展传统医药的“中国经验”,对区域传统医药的发展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张超因在民族医药领域的突出贡献,2016年当选中国科协九大代表;2017年荣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第七届中国侨界贡献奖。

  从历史出发走向未来,这是现代时空存在的唯一意义。一个人一生究竟能做多少事情?只问耕耘无问数量。如今年近六旬的张超,依然矢志不渝,还坚守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民族医药的最前线,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云南省侨联

责任编辑:赵黎浩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