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绿色发展看普洱】云南镇沅县:跨越千年奔小康,苦聪人的日子不再“苦”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5:05:51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苦聪新村文化中心 记者 姬祥虎 摄

  六十多年前,他们依然过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吃的是山茅野菜,住的是篱笆房或茅草房,穿的是棕衣兽皮……直到解放军和民族工作队找到他们之前,这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部落。

  六十多年来,他们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从茹毛饮血到融入现代生活的千年一跃;他们从不通水、电和路,到如今有了自来水、硬化路和家用电;他们从大山深处搬到了离县城不远的地方安家,紧跟着全省全国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的步伐。

  2005年,因新华社一篇题为《云南镇沅苦聪人依然贫困》的报道使他们跃入了公众视线,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高度重视此事,并于同年11月2日作出“要贯彻对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使苦聪人早日摆脱贫困的批示。”

  他们,就是归属于拉祜族拉祜西支系,生活在云南哀牢山深处的苦聪人。日前,记者走进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对这个古老民族的直过“复兴史”进行深入探访,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变革进行解读。

  

1
告别原始生活,他们的日子正慢慢变甜

  “树叶做衣裳,兽肉野草当食粮,芭蕉叶是苦聪人的屋顶,麂子的脚印是苦聪人的大路……”在云南哀牢山深处,苦聪人中传唱的这首歌谣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他们的生活状况。

  谈起以前的生活,早已走出大山且搬进新居的田荣新感触颇深。“以前大家住的是茅草房、竹瓦房或者泥巴房,由于土地贫瘠、种植的方式和品种较为落后,地里的玉米、洋芋等作物生长周期长、产量非常低,基本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过得很艰苦!”田荣新说到。

  对于从小在老寨长大的他,深深地体会过曾经的那段苦日子。“以前没有粮食,猪养了三年还是很小。基本吃不上肉,白米饭也是逢年过节才偶尔吃上一顿。不像现在白米饭天天吃、肉也可以随便吃,但肉吃多了还是对身体不好!”田荣新半开玩笑着说到。

  苦聪文化珍贵照片展示 记者 姬祥虎 摄

  今年52岁的田荣新,曾作为苦聪人中少有的“读书人”,在原来的老寨就当了两年的村干部,如今的他则是复兴村监委会主任。

  在2006年底,当得知苦聪人有机会搬出大山时,田荣新很开心。除了自己积极配合搬迁工作外,他和村干部曾多次召开村组会,动员大家往外搬。

  机会来了,但村民们愿意往外搬吗?“那些从未出过村的人,基本不乐意搬,他们的顾虑很多;而外出打过工、有点文化的人,倒是很乐意搬出大山。”田荣新还笑着说到,如今看到搬迁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以前不愿意搬出来的村民们变得很后悔!

  “能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首先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作为第一批选择搬出大山的苦聪人,今年47岁的熊安进坚定地说到。

  曾经因为食不果腹、被生活所逼,初中毕业后不得不外出打工的熊安进,在得知能够搬出大山的消息后,他积极响应、主动找到村委会商量相关事宜。而如今,熊安进家靠种植核桃、茶叶等农作物,在农闲时他也会选择外出务工,全家人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过。

  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和民族工作队进入深山教苦聪人穿衣做饭,带领他们告别原始生活;还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让苦聪人解决了温饱、住房问题;再到脱贫攻坚的持续推进,让苦聪人的日子越来越好过……这一切都表明,苦聪人的生活正慢慢变甜。

  苦聪山寨换新颜 记者 姬祥虎 摄

  

2
不再苦等苦熬,要搬出大山更要致富脱贫

  进村路面干净整洁,远处是青山绿树和村民们繁忙的身影,近处是焕然一新的人居环境。伴随着夏日的暖风微微吹过,一阵阵花香迎面袭来,沁入心脾,共同构成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农村美景。

  “等高速公路建好后,我准备在家里开个农家乐。”家住恩乐镇复兴村大平掌一组的村民李杰介绍到,“站在我家就能看到公路出口,到时我就在这里放上几张桌子,在显眼处放上一块招牌,我相信农家乐的生意肯定不错。”对于未来的生活,苦聪人李杰充满了希望。

  而在复兴村,还有很多像李杰一样的苦聪人。如今的他们,早已摆脱了“贫穷”和“落后”的标签,在党和政府对苦聪人的关心支持下,他们正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奋斗出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全村有83.6%的村民是苦聪人,茶叶种植5200亩,是全县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村;蔬菜和烤烟的种植面积,也是整个者东镇最多的。”在跟记者交流过程中,者东镇宣传委员雷进堂对自己老家樟盆村的发展,可谓是了如指掌。

  今年56岁的潘明德,是樟盆村何家组的村民,也是云南省藤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樟盆村的技术员,主要负责培训村民种植水晶豌豆,他每个月都能从公司获得4000元的工资。加上自己家种植茶叶、核桃和养猪、养牛等经济收入,每年大概有七八万元左右。

  从居无定所到吃穿不愁,再到奋力奔小康。

  如今走进镇沅县,一个个惠民项目不断落地实施,苦聪人不再苦等苦熬。今日的苦聪山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项目欣欣向荣,曾经贫穷落后的苦聪人腰包也变得越来越鼓了。

  

3
他们走出了大山,又毅然回去反哺家乡

  王生云,是个地地道道的拉祜族苦聪人。

  去年7月,他从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是镇沅县苦聪人中的第一位北大生,也是他们村的第一位博士。作为一名“高材生”,他完全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但他却回到了云南、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并且立志要帮助更多的苦聪人实现梦想。

  今年1月25日,32岁的王生云回到了家乡镇沅县者东镇木厂村,这是他毕业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回家。在归途中,一件件往事勾起了他的童年记忆。他有一双塑料凉鞋一直舍不得扔,因为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双鞋子,并且从初中到大学一直在用。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幸福多啦!有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每天都有营养餐,如果是苦聪人孩子考上大学每年还有补助。并且家里人也愿意,也有条件供他们继续上学。”看见家乡如今的变化,王生云满怀感慨地说到。“以前的苦聪人很自卑,见到生人连招呼都不敢打。现在的年轻一代,知道要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去年年底,在中山大学读大一的李瑞华写了封家信:“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从一个最落后的村子里走出来,亲身体会国家的发展变化。我们村子现在已经很便利了,我也相信脱贫摘帽一定会实现……”

  第一批选择搬出大山的苦聪人,今年47岁的熊安进 记者 姬祥虎 摄

  李瑞华将这段情真意切的心里话发到朋友圈后,很快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响应。而这条朋友圈,也在当时正处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的镇沅县广为流传。

  在这封家信背后,折射出的是真情帮扶故事、一个少数民族家庭脱胎换骨的奋斗历程,以及字里行间承载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进一步坚定了镇沅县20余万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

  今年4月30日,云南省宣布2018年又有33个贫困县(市、区)成功退出贫困序列,而普洱市镇沅县也位列其中。自2018年以来,李瑞华家更是喜事连连。

  2018年初,干不了重活的父亲被选聘到勐真村成为一名保洁员,每月清扫2~3次村组道路,每年可领到1200元的劳务工资;

  同年8月,家里的住房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资金的支持下,进行了系统的修缮和加固;

  同年9月,李瑞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山大学,并顺利获得助学贷款和社会捐助。

  ……

  在入学不久后,李瑞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想努力向党靠拢,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将来竭尽所能的回馈社会,把党和人民给予我的恩惠传递下去。”

  复兴村走出了“复兴路”,苦聪人的日子不再“苦”,并且将一直甜下去……云南镇沅县苦聪人60多年的变迁史,是全国各族群众的变迁史,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

  云南网记者 姬祥虎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