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民族视窗 >> 民族村寨 >> 正文
沧源县勐来村:“四子”落地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7日 19:48:38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沧源佤族自治县勐来村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存在短板——“四子”落地推进乡村振兴

  从沧源佤族自治县向北出发,沿途如刀削斧劈形成的两山崖壁间,是风光旖旎的观光田园,桫椤、董棕等“活化石”珍稀植物在此均有分布。行经于此,仿佛走入了一幅天然画卷里。

  良好的资源禀赋为周边村寨带来了绝佳的发展条件,位于勐来大峡谷旅游区核心地带的勐来乡勐来村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过抓实产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树牢文明新风等举措,逐年呈现出发展新气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当地不断挖掘发展潜力、找准短板,通过在村子、房子、院子、园子“四子”建设上持续发力,将乡村旅游打造、“百村示范 千村整治”工程实施、鲜花盛开村庄建设等统筹结合,把村寨人文活动、民俗文化与乡村景观等融为一体,全力打造“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的美丽村庄。

  目前,各项工作不断分类推进、同向发力,勐来村的“振兴版图”已逐步完善。这里的佤族特色民居相互掩映、文明乡风深入人心、“一村一品”初具规模、乡村旅游日趋红火……这个佤族、傣族同居的村子,正以“四子”落地为契机,推动形成阿佤山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齐抓共管 社会治理有特色

  “提倡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积极开展文明新村、美丽家园建设”“各民族要团结和睦,共同致富,建设家乡”……这是勐来村去年刚修订的《村规民约》的内容。针对村风民俗、社会治安、卫生教育等内容,勐来村共制定了18章85条行为规范,旨在解决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实际问题,保障基层群众的安居乐业。

  “通过《村规民约》的制定施行,不论是村子的面貌还是老百姓的思想,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勐来村村委会主任田江平表示,在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过程中,勐来村“两委”充分发挥群众力量,通过规章制度引导村民自觉遵循。

  据了解,勐来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坚持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原则,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同时,围绕增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将一批政治素质好、富有活力能干事的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不断深化基层组织建设,打造“群众满意乡村”。

  针对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勐来村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引导群众树立爱环境、讲卫生的意识,另一方面制定了《卫生公约》,要求村民在维护好公共卫生的同时,自觉搞好家庭卫生,坚持每天一保洁、每周一清理、每月一大扫。通过村组干部、管护人员、全体群众的三级联动,推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制度,促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形成常态化,通过定期检查评比,开展洁净村庄、洁净庭院、洁净田园、洁净水源等行动,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前村里都是土路,垃圾到处堆放,出门就是一身泥水。如今依靠好政策,我们把路修好了,还要自力更生维护好村里的环境。”勐来村村民李永雄表示,现在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村内村外都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颜值高”“底子厚”“里子美”的勐来村迎来更好的明天。

  除此之外,勐来村还通过制定《文明公约》《道德讲堂制度》《红白理事制度》等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助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当地基本杜绝了赌博、打架、偷盗等现象,形成了支部号召、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凝心聚力 记住乡愁添颜色

  走进勐来村大寨自然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红顶灰墙的佤族民居和一幅幅形象生动的佤族墙画,进村道路两旁鲜花盛开,活动广场、太阳能路灯、垃圾分类桶等一应俱全,家家户户庭院里的“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更是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佤族村民赵秀兰家从油毛毡房到砖木结构的瓦房,再到如今住上了两层的小洋楼,亲眼目睹了勐来村的发展。“以前觉得只要能住上瓦房就很满足了,哪里敢想能有今天这样的光景。”她感激地说。

  如同赵秀兰所言,一幢幢风格统一、富有民族特色的小洋楼,是勐来村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最好见证。2012年,勐来村抢抓沧源县佤山幸福工程实施的机遇,完成了茅草房、杈杈房撤除重建任务,大寨自然村102户423人全部搬入了新居。通过历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新家园行动计划的实施,勐来村村容村貌进一步得到整治和改善,为沧源崖画谷景区增添了一道独具民族特色的亮丽村寨景观。

  赵秀兰说,新房建起后,大家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少邻居家院内院外还种植起了果树、蔬菜等绿化植物,并主动编织篱笆绿化、美化村庄。

  村民赵红芳家中不仅种有玉米、黄瓜、白菜等蔬菜,枝繁叶茂的桃树、橘子树也给宽敞的庭院增添了一丝别样的风味。赵红芳介绍,年初,她把土地出租后在乡镇集市上开起了早点铺,自家面积约2分的果园和菜园发挥了大作用,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节约了开店的成本,每月仅店铺就能给家里带来近2000元的纯收入。

  村里基础设施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对于村庄的发展,老百姓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在文化室、卫生室、村史室、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硬件建设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农户自发抓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公共环境建设,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依托本地资源,通过开办水果蔬菜自采园、农家乐、驿站、洗浴场等产业项目主动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提高勐来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环境美”促成“生活美”。

  因地制宜 观光旅游增亮色

  不久之前举行的佤族传统节日新米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造访勐来村,前来参加这里举行的“稻田摸鱼”体验赛。金黄的稻田间鲫鱼肥美,让游客在体验传统农耕文化之余也感受到了勐来村产业发展的欣欣向荣。

  近年来,勐来村围绕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统筹推进现有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蔬菜、木耳种植和农牧渔、烤烟等产业。同时引进外地企业与当地群众合作养殖大闸蟹、鱼、台湾泥鳅等特色水产养殖,以抓好“园子”建设为切入口,不断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52岁的王贵芹是勐来村首批尝到稻田养鱼甜头的村民之一。“以前田里光种稻谷,卖出去就是每亩2000多元,现在养上了鱼,收入整整翻了一倍。”王贵芹说,自己家从去年开始尝试发展稻田养鱼的新模式,没想到第一年7亩田就有了30000多元收入,这样的观光体验式农业还给村里带来了不少游客。

  以农业生态观光带动养殖业、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是勐来村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作出的探索之一。随着“村子、房子、院子”建设的不断推进,勐来村的乡村旅游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以前游客来到村里,因为没有吃、住、玩的地方,经常是转一圈就离开了。如今我们房子、路面、环境都好了,还有农家乐、客栈,游客啥时候来都能吃到生态的食品,体验到我们佤族村寨最淳朴的风土人情。”

  赵秀兰说,自家经营的“叶坎农家乐”生意近两年逐渐红火,平均每月都有不低于5000元的毛收入。今年新米节期间,仅3天营业额就达到了5000元,比过去种菜、养猪收入高多了。

  “不论是生态米、烤烟、猕猴桃,还是大闸蟹和稻田养鱼,如今勐来村每个自然村都有拿得出手的产业,乡村振兴这四个字转化为了老百姓能摸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勐来乡干部李云琴说,通过不断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发展“一村一品”,补齐了农村发展短板,产业的不断发展真正撑起了老百姓的“致富伞”。

  通过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上的不断探索,勐来村各项产业效益初显,2018年勐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57.2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0251元。此外,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勐来村在扶持企业及合作社发展壮大、拉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破解了村集体“没钱办事”的难题,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7万余元。(记者 李春林 黄翘楚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