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美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民族视窗 >> 民族美食 >> 正文
同样的野菜不同的滋味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4日 17:34:02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同样的野菜不同的滋味

  在新中国成立前,劳苦大众因为缺衣少粮,尝尽了吃野菜的苦。进入新时代,时鲜的野菜成为城乡居民饭桌上的佳肴。同样的野菜,不同的滋味,让人咂摸出祖国欣欣向荣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前,我的家乡曲靖马龙,在青黄不接的春夏季节,各种山花和野菜,成为家家户户填补口粮不足的必选品。春天的苦刺花、红果叶、水洋芋,夏天的车前草、面蒿头,都是较好的野菜,采来后,妈妈会变换着花样做成菜,一家人就着玉米面、麦粉、荞面等粗粮吃。大人和小孩子都嫌不好吃,难以下咽。如今,老人们回忆起过去他们吃华山松树根、树皮等野菜,都在对比中忆苦思甜。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记得上小学以后,除了上交给国家农业税的粮食外,我家的口粮基本能够接得上来年的了,断粮的时间逐年变短,但没有多余的喂牲口。干旱的冬春季,田地里的庄稼都还没有播种,春风起,野菜生,我们便背上背篓去采或挖野菜来喂猪。什么野油菜、荠荠菜、车前草、野旱菜、马刺等,都是上好的猪草。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子日新月异。城里人却青睐起农村人之前采来喂猪的“猪草”。什么野芹菜、蒲公英、车前草、灰灰菜、马齿苋、刺槐花、马刺根等等,只要是鲜嫩的、野生的,都成了菜市场上的抢手货。随着农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白米饭大鱼大肉成为生活的常态,很多农村人也跟着赶时髦,纷纷吃起以前的“猪草”野菜了。

  吃野菜、品野味,不仅让人品尝出与山珍海味别样的“风味”,更激起了我们对过往岁月的深刻回忆。这,都是祖国发展带给人们的福祉!(阮兴元)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