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养猪养牛让我脱了贫”——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肖文虎的脱贫之路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5日 15:15:30  来源: 云南网

  “从昨天晚上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观察和护理即将临产的两头母猪,现在它们都顺利地产下了小猪仔。”3月22日中午12时许,一夜未合眼的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大寨村民小组村民肖文虎夫妻俩,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一天之内,两头能繁母猪给他家新增了29头小猪仔,他家的生猪存栏从此达到了50头。

新增小猪仔

  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脱贫”对于肖文虎来说,经历了不少的周折。由曾经的填饱肚子到现在的幸福生活,精准扶贫政策让老肖对未来更加充满了憧憬。

  过去,肖文虎家所在的文沧村大寨村民小组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一家人就在4亩田地里刨食。虽然也发展过烤烟等产业,但供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让肖文虎一家只能维持开销。2014年7月,他家被村里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肖文虎夫妇

  在村里一向吃苦耐劳的肖文虎不甘心。“我以前也养过牛、养过猪,是不是可以发展养殖?”肖文虎开始琢磨着,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尽快摘掉贫困的“帽子”。

  没有钱、没技术、没场地……刚开始,一个个难题摆在肖文虎眼前。2015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在他家得到了落实,挂钩文沧村的团省委和乡党委政府给肖文虎家发放了一头种牛和一头能繁母猪。

肖文虎的脱贫之路

  “以前也养过母猪,那时候不懂技术,刚产的小猪仔死亡率很高。”肖文虎说,一开始心里真没底。就在这时,村里开展的养殖技能培训让他彻底打消了顾虑。

  说干就干。肖文虎几经打听得知,村里因为实施了小湾电站移民搬迁后,有一块土地还闲置着,他当即跟村里租了下来。与此同时,他还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向信用社申请了15万元的小额创业贷款,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养殖小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肖文虎家靠生猪和肉牛养殖获得了近10万元的收入。2017年,肖文虎家顺利脱贫出列。

“养猪养牛让我脱了贫”

  去年,肖文虎家投资16万余元,在养殖小区旁边建盖了生活小区,两个女儿也相继找到了工作,家里还装上了无线宽带网络。目前,他家的生猪存栏已达到50头,肉牛存栏12头。

  “养殖小区周边还有两三亩空地,等这批牛和猪出栏后,我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肖文虎说,只要踏实肯干,相信以后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云南网记者 杨艳鹏 李建国 李秋明 普建彬 段芃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范春艳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