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云南河口瑶山乡:扶贫车间开启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1日 16:51:12  来源: 云南网

生产车间

  “在家门口打工,不但可以照顾孩子和老人,还可以多挣一份生活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的村民李红高兴的说,作为车间主管的她每月能有2600元的务工收入。

  李红所说的“家门口打工”,指的是到瑶山乡盘王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扶贫车间组装电子元器件线材。这批线材生产订单来自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内的企业云南国信达科技有限公司。组装好的线材将用于电视机,组装工序相对比较简单、易操作,村民经过一两天的培训很快就能够上手。车间实行工厂标准化运转,计件标准和工资标准与工厂一致。

生产车间

  李红就近就业增收是瑶山乡积极探索“党组织+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就业扶贫新模式的一个实例,也是河口深入推进“区县”融合发展,解决自贸试验区企业用工难问题,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一个缩影。

  像李红一样在扶贫车间打工的还有34名盘王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村民,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他们实现了从困难留守人员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的“上班族”。

生产车间

  “在家门口就业,省去了住宿、伙食、交通等费用,既能管好家庭、兼顾种植、养殖产业,还能有收入,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瑶山乡梁子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何敏介绍,工作队联合村三委干部、小组干部、安置点党支部党员等力量,发挥劳务服务站功能作用,定期开展安置点及周边劳动力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富余劳动力信息,实行劳动力信息动态管理。对有就业意愿人员及时动员到扶贫车间做好培训服务,安排上岗实现就业,鼓励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生产车间

  截至目前,扶贫车间累计发放工人工资13.6万元,村民们生产成型的电子线材经过检验,合格率达98%以上。下一步,瑶山乡盘王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在继续加大与云南国信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自贸试验区其他企业协调合作,争取更多的产品订单到扶贫车间进行加工生产,帮助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云南网记者 王丹 通讯员 文娟 梁欣仪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