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创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 >> 示范创建 >> 正文
边疆苗寨的守望人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3日 14:50:00  来源: 云南网-文山新闻网

原标题:边疆苗寨的守望人

54岁的他

30年来一直坚持做一件事

传承边疆苗寨古老的射弩文化

他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面对自然灾害

总是冲在第一线

疫情期间

他带领群众设卡守点巡山巡界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

是什么

让他能够在香草棚这个山头上

一直坚守,默默奉献

吴朝荣1967年6月出生于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猛硐行政村香草棚村一户普通苗族人家。他打小喜欢射弩,制弩技术精湛,参赛经验丰富,曾带领麻栗坡县射弩队多次参赛,战绩优异。

今年54岁的吴朝荣是麻栗坡射弩队第二任队长,十五六岁开始跟着师父学习射弩,1987年,师父李成文领着他参加射弩训练,2001年起正式参赛,先后参加过云南省第七届至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文山州第七届至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云南省三届射弩锦标赛。

在2018年云南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吴朝荣带领的麻栗坡县射弩队取得4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及3个三等奖。到现在为止,吴朝荣获得大大小小的奖牌不计其数。

在麻栗坡县射弩队,吴朝荣是一面旗帜,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如今,吴朝荣是文山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射弩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麻栗坡县射弩队队长、麻栗坡县业余少体校民族训练点射弩项目教练员,也是猛硐第四代射弩传承人。

吴朝荣说,师父教他学习射弩时常教导他要好好训练参赛,经验丰富以后,要好好培养麻栗坡的年轻人,把射弩发扬光大。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始终不敢忘记师父对他的教导。

2019年5月13日,吴朝荣在猛硐瑶族乡召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殊贡献表彰大会上说:“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迎来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春天,但随着老一代运动员年纪越来越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让他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他是这样说的,也这样做的。

在香草棚射弩文化基地活动室,墙上挂着吴朝荣和几名弟子的光荣战绩,黑皮箱里满满的一箱荣誉证书和奖牌。

射弩队队员们都是农民,平时忙抓生产,有的还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要参加比赛和过年才聚在一起训练。当过年时,村里都组织射弩比赛,久而久之,射弩比赛也成了猛硐乡苗族每年花山节的必办项目。

吴朝荣向记者介绍,以前,老一辈以打猎维生,用弩抵御入侵者,香草棚苗寨的前辈们个个都是射弩能手。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和在外定居,随之而来的是技艺的失传,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古老而脆弱的苗族射弩文化已渐渐被人们遗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除了户口簿上民族一栏写着“苗族”以外,完全没了苗族的技艺,甚至连苗语都不会说。

“从小就听老一辈人说,做人不能忘本忘根,苗族文化就是苗族人的根和本,只有将民族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才能对得起老一辈人的付出。”当被问起为什么最终选择传承射弩时,吴朝荣这样说。

为了将射弩技艺发扬光大,吴朝荣还时常到文山州技工学校,用给学生上体育课的时间传承射弩项目,挖掘有天赋的年轻人,受到学校师生的高度赞扬。

吴朝荣的故事不止于此。在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到边疆苗寨时,他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带领香草棚的群众积极发展杉树种植、八角,砂仁等产业。2015年,他还主动把自己上世纪90年代种下的100亩杉树交给老山自然保护区,守住绿水青山。

2018年猛硐“9·0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猛硐乡一夜之间塌方2000余处,灾害核心区就是吴朝荣所在的香草棚村。作为一名党员,吴朝荣没有退缩,始终走在前面,带领香草棚群众抢修道路,开展排险自救。他把自家能吃的东西全拿出来分给断粮的灾民,一边组织村民自救,一边向上级报告灾情。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吴朝荣积极宣传党中央的防疫政策,他带领群设卡守点,巡山巡界,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如今,吴朝荣还经常带领射弩队和香草棚的群众扛着党旗,走在祖国边疆的群山之上,穿梭于山谷之间,肩上那鲜红的党旗在浓雾茫茫的老山脚下显得格外鲜红。他以这样的方式践行着“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新时代“西畴精神”和“不怕苦,不怕亏,不怕死”的“老山精神”。

(马关融媒体记者 陶正雄 王开敏 左英丽 郑玉玲)

(编辑:李云淑 排版:龙俊贤 审核:梁丹)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