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从泥瓦匠到企业家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3日 06:40:48  来源: 云南网-大理日报

原标题:从泥瓦匠到企业家

2月26日,康建洪展示宾川康洪古建艺术砖瓦厂生产的古建墙砖。

康建洪在仁和村康家桥创业初期的砖瓦窑,已闲置多年,作为企业发展的见证被保留了下来。

宾川古建真空砖瓦厂旧址。闲置的30多个砖瓦窑和当时的砖瓦器具完整留存,成为宾川砖瓦文化发展的见证。

宾川康洪古建艺术砖瓦厂外景。传统砖瓦窑被现代砖瓦生产线取代。

2月25日,宾川康洪古建艺术砖瓦厂生产线生产场景,机器生产取代传统砖瓦烧制手段。

2月25日,宾川县城金牛镇街头在建的一栋民居。其墙面、房顶的装饰材料就是宾川康洪古建艺术砖瓦厂的产品。

1月8日,康建洪向学员介绍古建砖瓦工艺流程。作为宾川县金牛镇砖瓦烧造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康建洪适时开展非遗传承培训。

2013年10月10日,技术改造后的宾川古建真空砖瓦厂用真空制瓦机制做真空砖瓦坯子的场景,现在该厂旧址已闲置并完整保存。

□ 夏传武 沈洪斌 文/图

把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砖瓦制作,不断丰富古建砖瓦的文化内涵,宾川县金牛镇仁和村委会石榴村的康建洪从一个小泥瓦匠成长为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的宾川康洪古建艺术砖瓦厂的企业家。

康建洪从小就跟父辈们学烧砖瓦,掌握了娴熟的砖瓦烧制技术,不用开窑靠闻气味和看煤烟就能判断还在烧制的砖瓦的质量,他烧制的砖瓦质量非常好,也很受市场欢迎。他还喜欢看,喜欢学,哪里有新奇的砖瓦,不管远近,他一定会亲自去找寻查看,回家后查资料,绘图做模,试做新产品,一来二去,他对民族文化和传统砖瓦的结合有了浓厚的兴趣,最终逐步走上了专一发展古建砖瓦的创业路。

2007年前,他在送砖瓦样品到下关建材市场的过程中,无意间在一位热心的福建籍建材商人的带领下去大理古城参观了琉璃瓦厂生产的琉璃瓦,这令他很感兴趣。后来,他又带着爱人辗转到玉溪参观考察琉璃瓦的生产情况,最终坚定了他对自家的砖瓦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的决心。2007年,他引进了1台真空练泥机和1台真空制瓦机,迈出了改造传统砖瓦生产作坊的步子。他把过去传统的用土基建窑改成用砖建窑,把瓦窑开两道门改成开一道门,把烧块煤改成烧蜂窝煤,并改进了烟囱,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砖瓦的品质,他烧制的真空砖瓦倍受客户青睐,7个窑子当年就创收100余万元。

2008年1月,康建洪在仁和村成立了宾川古建真空砖瓦厂,先后对56个窑炉进行技术升级,产品年销售量由以前的十几万片增加到八九十万片。2009年他从剑川县引进木雕工艺人才,将木雕传统工艺与传统制砖制瓦工艺有机结合,开发砖雕产品。他带领工人攻克了大件工艺美术品烧结过程中易烧爆裂难题,用页岩、粉煤灰和建筑垃圾等原料生产烧结装饰砖、路面砖和瓦的难题,以及镂空砖雕砖坯强度原料配比等技术难题。先后研发了古钱币、八仙、十二生肖、福禄寿喜、飞禽走兽、茶具、墙砖地砖等系列产品400个,申报获得专利50项,注册商标3项。2017年,公司再次进行新一轮技术更新,引进国内先进的砖瓦全自动生产线一条;2020年,第三条砖瓦全自动生产线投产,系列产品达到700多个,热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产值达到了6000多万元。

把文化融入泥巴,烧出古朴自然的墙砖檐瓦、神奇灵动的飞禽走兽、品味高雅的手工艺品,于是泥土也有了灵性,砖瓦也有了生命。独特的雕刻工艺与民俗民族文化的结合,拓展了砖瓦的升值空间,给砖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也让康建洪收获了一份又一份的惊喜,他和他的企业先后荣获“大理州乡土拔尖人才”“2013-2015年度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文产办“突出贡献奖”、大理州文化产业重点企业等荣誉称号。(夏传武 沈洪斌)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