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小炉匠”的幸福追求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30日 06:50:04  来源: 云南网-大理日报

原标题:“小炉匠”的幸福追求

1月23日,曹立国在用氧焊熔炼材料。做过心脏手术后,曹立国大都使用氧焊来代替传统的“吹银”技法制作银器。

2012年6月28日,曹立国在指导徒弟们加工银首饰。(资料照片)

1月23日,曹立国和银器师傅们一起加工银器。每天和师傅们一起加工银器,他很开心。

1月23日,曹立国和长子曹晓龙在熔炼银料。曹晓龙在曹立国的教导下,已熟练掌握了银器制作手艺。

招财金蟾

银茶壶

银头饰

□ 赵功修 张美华 文/图

“银器制作就好比生活,要想获得幸福,就要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这是祥云县沙龙镇青海营村曹氏银器的第五代传承人曹立国常对学徒学员们讲的一句话。曹立国今年57岁,做了40多年的“小炉匠”,秉承着内心的信念,他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1978年,14岁的曹立国跟随石壁村的姑父杨玉清挑着担子做小炉匠,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学艺期间,曾到过楚雄、昭通以及青海、西藏、新疆等地,为当地群众修补铜锣锅、铜脸盆等,练就了扎实的“小炉匠”手艺,也为后来学习掌握银器制作手艺打下扎实的基础。后来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曹立国接触了不少制作银首饰佩饰、生产生活器皿的活计,对银器制作逐渐有了兴趣。在四川省甘孜县,他拜当地的银器师傅为师,专门学习银器加工,逐步练就了娴熟的银器制作手艺。

1990年,曹立国回到祥云办起了祥云县曹氏手工艺品加工厂。2011年,在祥云县残联的支持下,加工厂先后开办了3期残疾人手工艺品加工培训班,学员们虽然腿脚不方便,但虚心学习,有的学员结业后,就留了下来,一心学一门手艺以养家糊口。

2016年,曹立国创办云南小炉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传播银器制作技艺。如今,他的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达到400多个,每年的总产值达到100多万元。曹立国运用传统技艺,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先后设计制作出“大展宏图”“马到成功”“玉兔东升”等银文化系列产品。

2018年,祥云县非遗保护中心推荐曹立国和他的长子曹晓龙先后到浙江师范大学参加文化部、教育部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研修班”学习培训,让父子俩的银器制作手艺得到进一步升华。多年间,曹立国先后参与当地各种庆典活动的吉祥物设计,先后获得“祥云技能名匠”“大理州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称号。

现在,曹立国因冠心病做了手术后,仍每天坚持和师傅们一起设计、制作银饰品,只因为敲敲打打已成习惯,银器制作已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长子曹晓龙高中毕业后,在家跟随曹立国从事银饰品加工制作,同时负责银饰品网上销售,青海营村曹氏银器有了传承人,这让曹立国感到非常开心和幸福。(赵功修 张美华)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