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节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民族视窗 >> 民族节庆 >> 正文
迎稻魂:传承民族文化 守住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5日 17:41:25  来源: 云南网-文山日报

原标题:迎稻魂:传承民族文化 守住绿水青山

取“龙水”。

文艺节目表演。

迎稻魂节是我国壮族第二大聚集区的文山州108万稻作民族传承先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守住绿水青山,祈求金黄稻谷堆满仓的稻作礼仪。全州数千个壮族村寨的群众每年都要举行传统的稻作礼仪。8月1日,马关县夹寒箐镇上布高村举行“景糇帛”——迎稻魂节祭祀仪式。

上布高村的迎稻魂节传统祭祀仪式需置办猪、鸡、鸭、糯米、美酒等祭品,全村男女老少全部参加,由寨老、祭司组织安排祭祀活动。祭祀时辰一到,祭司和寨老抬“请神的六匹红色纸马”在前领队,其后跟随四位壮汉肩扛一头祭品猪,六人抬祭品鸡鸭等美食,四人肩扛“一公一母”两面铜鼓,12位号手组成民乐队、12名村民抬彩旗、12位女子背着背箩扛着取水的竹筒、12位妇女组成纸马舞队、12位妇女组成手巾舞队、12位壮家小女孩组成扛金竹队。祭祀队伍从村中列队去本村“山神”下面的水源出水口开展祭祀活动。祭祀过程中,祭司唱诵祭歌感谢海龙上天行云布雨,让人间有了龙潭。洁净的龙潭水成为壮家人和牲畜的饮用水,龙潭水灌溉了壮家成片的农田,让稻谷丰收。随后,壮家妇女齐唱颂海龙神歌,再次表达对海龙的敬仰和感激。之后,祭司带领一群壮家小女孩持金竹即“扫帚”打扫清理水源头、河道,壮家成年的姑娘们取清泉水去灌溉稻田,迎接谷神回家再进行祭祀。在水源口祭祀结束后,祭祀队伍列队去稻田边举行祭祀田神“乜那”和谷神“乜糇”。上布高村每年举办的迎稻魂节仪式庄重,祭司唱诵的颂歌、古朴的铜鼓声、唢呐声、众歌手赞颂神灵的歌声久久回荡在绿水青山间,回荡在一望无际的稻谷田园间。

祭祀活动结束后,上布高村群众及邻村的群众文艺队共同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我州近4000个壮族村寨的群众自古以种植水稻维系生存、繁衍。壮民族先祖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魂”,比如树有树魂,稻有稻魂。为了祈祷五谷丰登,壮族群众在每年稻谷中耕管理期间即薅秧结束后,在农历七月初属猴的日子里举行“景糇帛——迎稻魂”活动。迎稻魂活动传承壮族先民的生态文明生存法则:有古树林木,才有水源种植水稻,必须保护好古树林木。为了传承先民的生存法则,壮族群众在选建村落前,由寨老、祭司带领全村壮族群众保护好村落四周的千年古树、原始森林。每年的稻作农耕开耕前,各个壮族村寨的群众举行神山、神树祭祀活动;在稻谷即将收获时节,举行对水源水神、田神谷神的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形成了壮族人民自觉爱护古树林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秀传统。进入21世纪,各个壮族村寨传承的“祭竜”“祭者处”“景糇帛”“景糇某”等节日活动,使全州数千个村庄的古树林木获得保护,守住了绿水青山。

我州民间有流传的谚语:“稻谷黄,侬人狂!”每年稻谷金黄时节,其他民族的群众受壮族村寨的村民邀约去参加稻作礼仪节日活动,并举办壮族铜鼓舞、手巾舞和苗族芦笙舞、彝族弦子舞、瑶族山羊皮鼓舞等民族民间文艺节目表演。如今,壮族群众的稻作祭祀礼仪活动已演变成各民族群众团结和睦相处,开展文化交流的精神纽带。(魏兰 王明富)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