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深刻变化——沧源铺展幸福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7日 18:45:07  来源: 云南网
沧源县城全景。记者 周灿 赵家琦 摄 
勐来村大寨自然村新貌。 记者 周灿 赵家琦 摄

  习近平总书记8月19日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说:“读了来信,了解到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感受到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我很欣慰。”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阿佤人民是奋斗者、见证者、受益者。

  山乡巨变 美好日子不吐不快

  佤族是我国的“直过民族”,佤族同胞过去在深山里过着刀耕火种、食不果腹、刻木记事的原始生活,吃不饱穿不暖,住茅草屋、杈杈房,遭遇灾祸、疾病全靠祈祷和祭祀。

  沧源是我国最大的佤族自治县,佤族人口超过全县人口的85%,占全国佤族人口的40%。新中国成立初期,佤族、独龙族等民族及部分民族地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沧源由原始社会末期一跃千年,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2012年,沧源县被列为滇西边境片区贫困县。

  2014年至2019年,沧源县累计脱贫11627户43258人,累计脱贫退出5个贫困乡(镇)、67个贫困村,贫困村退出率达100%,贫困对象全部清零,贫困发生率由27.5%降至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阿佤山的变化日新月异。

  如今的阿佤山,山清水秀、边疆稳定、民族和谐,飞机翱翔、高速在建、硬化路进村入户,山欢水笑、安居乐业、汽车摩托驰骋山乡,医院建在家门口、山乡学校书声朗朗……

  阿佤山的发展巨变,是党的光辉照边疆的生动写照。

  喜人变化不吐不快,美好生活全靠共产党。今年6月,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把这份心情送到了北京,报告给总书记、报告给党中央。8月19日,他们收到了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特大的喜讯连日来在阿佤山传递。

勐董镇永和社区国门新村整洁优美。 记者 周灿 赵家琦 摄
班洪乡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供图)

  民心向党 幸福生活越过越甜

  “从这里走出去几百米就是边境线,对面就是外国。”站在村中,村民李明这样介绍沧源县勐董镇永和社区国门新村的位置。

  信步村中,只见寨子干净、庭院整洁、花美人乐,一条条串户路纵横交错,一栋栋特色民居绿树掩映。

  李明说,这里的64户238人是从1公里外搬迁来的。原来的老寨受地形限制,100多户人家挤在一个小山包上。新村有效解决了原来佤族村寨住房简陋拥挤和居住环境差的问题。

  “脱贫攻坚以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让相隔不远的周边国家佤族人羡慕不已。”李明说。如今,佤族同胞实现了安居,生活垃圾全收集,自然村路灯全覆盖。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下,“佤山幸福工程”于2012年在临沧市启动,对沧源县的8000多户农村危房实施改造。工程根据农户不同需要,设计了9种具有佤族、傣族、彝族民族风格特色的户型,让少数民族同胞告别了低矮潮湿的茅草房、杈杈房,住进了砖混结构楼房。

  变化的不仅是住房。

  沧源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主抓手,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打牢群众脱贫基础。2014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92亿元。

  勐董镇的蔬菜和林下养殖、勐省镇芒阳村的小龙虾养殖和特色水果等,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让产业发展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捏紧拳头、聚焦重点,扬长避短、彰显特色。沧源县认真谋划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积极开发体验式、参与式、私人订制式等现代旅游新模式。

  砥砺奋进,沧源以旅游要素和带动力谋划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进程,向实现佤山乡村振兴阔步迈进。

  “永远跟党走,幸福生活越过越美。”李明说。

勐董镇刀董村蛋鸡养殖场。 记者 周灿 赵家琦 摄 
勐董镇芒摆村茶农采摘秋茶。 记者 周灿 赵家琦 摄 

  整族脱贫 城乡面貌翻天覆地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阿佤人民从告别原始社会生活,到整族摆脱贫困,实现了第二次“千年跨越”的伟大成就。

  一个直过民族聚居区域,短短数十年,尤其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嬗变为美丽城乡,沧源阿佤山的沧桑巨变可见一斑。

  漫步勐董镇街头,司岗里大道、来希路、广场路……佤族风情浓郁,楼宇俨然、街道整洁,随处可见洗手池,记者随机试了试,水流涌出,洗手液完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正在佤山深入开展,美丽县城建设扎实推进。

  通过实施“边境小康村”“美丽乡村”“美丽县城”“乡村治理”等,实现了民生所盼。截至2020年底,沧源打造了国门新村、永和新村、垌那海等一批边境小康示范村,共实施57个“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重点村,创建洁净村庄125个、美丽乡村46个、鲜花盛开的村庄15个,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云南省园林县城,被命名为首批“云南省美丽县城”。

  通过“人畜分离、建厕改灶、种花种菜”,佤山村村寨寨展新颜,被表彰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显著提升。

  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实现千年“飞天梦”;通车总里程较“十二五”翻一倍,农村公路硬化率走在全省前列;4G网络全覆盖……曾经刀耕火种的阿佤人民,渐渐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以前到县城来回两三个小时,现在只要30多分钟。”班洪村下班坝村民杨艾少说。交通的便利,把阿佤山的美丽带给外面的世界,也让外面的世界展现在阿佤人的眼前。

  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沧源抢抓机遇,全面构筑航空、高速公路并举的现代交通网络,先后启动瑞丽至孟连沿边高速公路(沧源段)、双江至沧源(勐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等项目建设。

  同时,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城市、乡村、边境”治理取得重大突破,连续3年实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光荣新村、勐来村、帕良村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

  红色传承 汇聚强大精神动力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班洪乡下班坝组“班洪四大嫂”饭店分店外墙上,“四大嫂精神”分外引人注目。

  上世纪60年代末,“班洪饭店”的武国馨、罗灿珍、李帮秀、李秀莲4位妇女积极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把“班洪饭店”办成“毛泽东思想宣传站”。

  四大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在全省、全国引起了极大轰动,被人们尊称为“班洪四大嫂”。

  班洪乡有着浓厚的红色底蕴。这里还曾爆发过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英勇的沧源佤族人民与入侵者进行了殊死斗争,写下了不畏强暴、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为发扬和传承“班洪四大嫂”精神,当地党委、政府加快红色村庄建设、红色旅游开发步伐,帮助“班洪四大嫂饭店”重新开门营业,还修建了“四大嫂宾馆”,成立了电商服务中心,打造班洪特色小镇,通过发展旅游业和收购、代销、供应当地的各类农副产品,直接和间接带动班洪6个行政村320户1061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沧源结合本地发展史、民族进步史,挖掘运用红色资源,讲好班老回归历史故事,讲好岩帅、班洪红色故事,不断挖掘红色历史,让红色基因成为广大干群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守边固防 永远牢记谆谆嘱托

  沧源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国境线长150公里,是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是祖国面向西南沿边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最前沿窗口。

  沧源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按照“内外联动、岸城一体、三产融合、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谋划推动临沧边合区永和园区建设,积极探索生产“在外”、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内”的发展模式,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比2010年“翻两番”,走出了一条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的沿边开发开放新路子。

  对外开放,也要筑牢边境疫情防控铜墙铁壁,让党政军警民强边固防机制在边疆真正扎根。

  勐董镇永和社区国门新村结合“国门村寨、民族融合、军民融合”的边疆特色,联合云南省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永和分站等基层党组织,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委员会,实现驻地军警与边境村党组织双促进双提升。

  “以推进网格化治理为重点,定期由联合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召集各委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摸底排查辖区内的人财物的资源,对辖区内的综治维稳、人居环境、征地拆迁等矛盾热点进行分析研判,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勐董镇党委副书记杜红说。

  “守好边境就是守好家园。”为严防疫情输入,班洪乡公坎村护边员常卫明和这里的10位村民一道,坚决落实“段长制”,24小时轮流值守在边境线,每天来回6个小时走在6.6公里巡边路上。

  像常卫明这样,打响边境疫情阻击战以来,全乡共有400多名佤族群众守护在深山老林的边境线上,守护着边境的安宁和稳定。“请总书记放心,请党中央放心,我们一定守好边境,守护好家园!”常卫明说。

  站在新起点,启航新征程。沧源佤山干部群众表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现场见闻

  芒摆村 以林荫茶以茶养山以山养人 

  雨歇云住,空气清新,秋茶露出嫩芽。勐董镇芒摆茶山绿意盎然。

  一大早,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里,采茶的人们早已忙碌开来,他们来自芒摆村,靠采摘鲜叶,每天能收入100元左右。

  芒摆茶山一组的田艾那,来到这里打工五六年。“过去一年到头收入几千块,现在一年收入上万元。”他告诉记者,在这里不但增加了收入,还学到了种茶、管茶的技术。

  芒摆村是一个以茶叶种植为主的边境村。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在党建引领下的“村企联建”融合发展路子,将村、企2个支部合并设立党总支,走出了一条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实现村企共建共赢。

  “村企联建,我们是一家人了,一家人形成一股合力,发展更有力。”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光荣说。

  在这一过程中,芒摆村将荒山荒地流转租赁给公司,用于打造约15000亩的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叶庄园,着力构建村集体、农户与企业的利益链接机制。

  围绕“以林荫茶、以茶养山、以山养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村企一体规划发展,碧丽源公司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组织进行有机茶种植技术、国际可持续农业标准、环保常识、家庭理财和基本的卫生常识等培训,不断提升茶农的整体素质。

  “群众变成了专业采茶工。”公司副总经理田源介绍,可以有效解决群众“技”穷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同时以“经济实体+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切实解决集体经济“空壳”问题。

  “村企联建”让芒摆村的群众用上了电冰箱、骑上了摩托车、收入大幅提高。“以前出去打工自己没什么本事,现在学到了技术,村子里面环境也好了,大家都感觉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田艾那高兴地说。

  目前,芒摆村像田艾那这样的茶园管理户达287户1094人,占全村人口的79%。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我们将接续抓好乡村振兴,巩固好传统产业,发展养殖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把我们边境小康村建设得更好。”采茶的村民们说。

  刀董村 政策好产业旺留住人稳住心 

  只用了6年多时间,勐董镇刀董村委会农民人均纯收入就从6950元飙升到12500元;产业从传统的核桃、茶叶发展到林下生态鸡、猪、羊养殖和中草药种植,产品对接国内大市场;家家户户告别过去的低矮平房盖起砖混小楼,硬板路联通每家每户。

  “刀董村发展的每一步,背后都是党的好政策在强力支撑。兴边富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在村子里都是真真切切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刀董村党总支书记岩文说。

  中午时分,天空飘起小雨,伴随着刀董村五组养殖户安拉的“咕咕”声,上百只野性十足的土鸡从林间扑腾而来。

  “2014年,村党总支成立刀董村林下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为社员提供鸡苗、孵化脱温设备、技能培训、找销路。2016年我养的近2000只生态鸡成功出栏,当年纯收入达到4万多元。”安拉说。

  近年来,刀董村依托“四位一体”“沿边小康村建设”“兴边富民”工程等,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全力推进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产业,有效带动村民持续增收。目前,刀董村林下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有192户社员,每年仅销售土鸡、鸡蛋的经济效益就达200多万元。

  50岁的刀董村六组村民叶嘎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人靠她开小卖部维持生计,除去各种刚性开支,一年到头根本攒不下钱。2016年,在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帮扶下,叶嘎尝试着养了10头小猪,凭着吃苦耐劳,用5年时间成为村里的养猪大户和致富带头人。

  “我家今年存栏有300头猪,收入起码在去年30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万元。”叶嘎说,听党话、跟党走准没错,她今天的好日子是党给的,她要带领村里的妇女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共奔幸福新生活。

  刀董村距中缅边境线只有1公里,90%以上人口是佤族,曾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村。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刀董村又有新谋划,在巩固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发展香椿、树头菜、火镰菜、甜笋等森林蔬菜,用产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创业。

  “只有产业兴旺,乡土才能留住人、稳住心。”岩文说。

  勐来村 佤族傣族同心协力求发展 

  从沧源县城向北开车17公里,便能看到勐来乡勐来村大寨自然村别具一格的寨门,寨门的两根支柱一边是佤族的木鼓造型,一边是傣族的象脚鼓造型,各具特色,又和谐统一。

  走进大寨自然村,阔气的民居沿道路一字排开,墙面彩绘着佤族和傣族的神话传说、民族风俗、生产生活场景,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每家每户宽敞的院坝上几乎都停着小汽车。

  “大寨村最大的骄傲是佤族、傣族团结一心,守望相助、携手共进。”佤族干部、勐来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艾嘎说,全村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正是大寨自然村村民幸福生活的源泉。

  近年来,勐来村烤烟、旅游、姬松茸、木耳等产业亮点纷呈,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202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500多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80元,其中大寨自然村是勐来村的最大亮点。

  “20多年前的大寨可不像现在这样,佤族村民和傣族村民以生活习惯、思想理念不同为由,以村主干道为界,分居两头,各不相干。”村里的傣族老人岩那说,“一棵竹子不成蓬,一户人家不成寨。这样你干你的、我做我的,怎么能过上好日子。”

  “经过多年来创新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寨佤族和傣族群众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傣族干部、勐来村委会副主任水旺道出了大寨自然村民族团结的“密码”,靠的就是以党建为引领,以修订村规民约、组织开展村民大会和一事一议等为契机,在村里建立“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事共同帮、公益事业共同干、产业发展共同谋、人居环境共同治、文明村寨共同创、神林墓地共同用、民族节日共同过”的“八个共同”机制,以此激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感恩情怀,引导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同心协力求发展。

  随着机制的建立,大寨自然村逐步形成了傣族与佤族民族歌舞乐融通、语言相通、民族风俗相互尊重包容、生产生活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每逢傣族“泼水节”和佤族“新米节”,两个民族的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你来“赶摆”、我来“打歌”。

  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岩块是佤族,他的妻子爱腊是傣族,两口子通过种烤烟、生产青储饲料等,一年的纯收入超过10万元。对于民族团结,他们有最朴素的感受。“小到村寨,大到国家,各民族就像两夫妻过日子,只有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融洽相处、携手同心,家庭才会幸福美满。”

  云南网记者 谢进 崔仁璘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