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民族团结进步看德宏】贫困山村“挪穷窝”,美丽“蝶变”迈向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9日 15:05:33  来源: 云南网

  走进芒市三台山乡邦外村龙先瓦村民小组,一栋栋房屋整齐的排列着,宽阔的水泥路两旁绿树成荫,党员活动室、休闲娱乐广场、农家书屋等一应俱全,呈现出一幅布局有致、靓丽新颖的美丽乡村景象……

  从“山头”挪“窝”到坝区,由“茅草屋”变成“小洋楼”,这既是芒市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个成果成果缩影,也是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带给一个贫困小山村的美丽“蝶变”。

  支部引领,干群携手“挪穷窝”

  龙先瓦村民小组原名为邦外三组,因缺水、交通闭塞、产业单一,加之群众思想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在当时,对邦外三组还有个确切的比喻“太阳到哪里,邦外三组的群众就睡到哪里”,曾经的邦外三组一度是邦外村最落后的一个小组。

  “寻找水源、外出考察、引进产业……为了改变当前贫穷落后的现状,我们也是想尽了办法,但是由于基础条件太差,我们始终无法改变‘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这个现实问题。”邦外村党总支书记李勒腊说道。

  2016年,三台山乡邦外村抓住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有利契机,全面动员邦外三组整体搬迁。

  起初,搬迁工作开展并不是很顺利。“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田地、山林都在这里,对于这里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搬出去以后我们住哪里、吃什么?”一些群众由于根深蒂固“守家”思想,始终不愿意搬迁,搬迁工作受到了很大阻力。

  为了动员大家搬迁,邦外三组小组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头一家一家做思想工作,誓将群众挪出“穷窝”。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2016年4月30日30户群众全部同意搬迁。2017年12月15日外三组群众搬进了一栋栋小洋楼,住进了“新家”。同时,邦外三组群众经过深思、熟虑、讨论后决定把“邦外三组”申请更名为“龙先瓦”,也就是现在的龙先瓦村民小组。

  转变思想,共同奔向“致富路”

  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必须依靠党组织的力量。

  针对新的洋楼中没有猪圈、鸡圈、牛圈的问题,龙先瓦小组党支部带领村民建盖集中养殖场,人畜分离、统一科学管理的养殖模式不仅美化了“家园”,而且还提高了养殖效益。

  为了拓宽群众致富“路子”,龙先瓦小组党支部发动群众大力发展砂糖橘、百香果、坚果等产业。现在,龙先瓦小组共种植砂糖橘386亩,坚果318亩,百香果282亩。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党支部还带头成立了砂糖橘专业合作社。

  “现在,每到砂糖橘成熟的季节就会有大批城里来的游客来到地里面采摘砂糖橘,剩余的我们还可以就近在芒瑞大道边的水果市场进行售卖,比拿到集市上买价格要好得多”村民满心喜悦的说。

  随着来寨子的游客不断增多,村里两户村民在自家开起了农家乐,传统的民族特色菜吸引了很多游客。

  “许多游客在摘完橘子后都会来我们这里品尝一顿农家饭,他们非常喜欢我们做的民族特色菜,生意相当不错,特别是砂糖橘丰收的季节,我们都忙不过来……”说起自己的农家乐,尚孔洪洋溢着幸福微笑。

  云报全媒体记者 马楠 谭雅竹 管毓树 吴沛钊 赵丽槐 夏方海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