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在阅读中汲取团结奋进的力量》系列报道之一:在民族古籍中汲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养分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3日 11:14:00  来源: 云南网-民族时报

  原标题:《在阅读中汲取团结奋进的力量》系列报道之一:在民族古籍中汲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养分

  【编者按】

  书籍是人们情感栖息的归宿、心灵连接的通道、精神养分的源泉。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民族时报采访了省民族宗教系统有关文化出版单位,以期强调优秀书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各族读者在畅读中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增强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接下来,民族时报将推出《在阅读中汲取团结奋进的力量》系列报道,敬请期待。

图片国家珍贵古籍《粘响》

  在云南大学百年华诞前,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古籍办)向云南大学图书馆捐赠《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等共117种117册图书。

  自2022年3月以来,省古籍办持续开展“传递书香 共享遗珍”少数民族古籍出版图书捐赠活动,先后向中国民族图书馆、西南大学语言文化研究所等20余家单位赠送民族古籍图书约1150册(套)。

  “优秀的古籍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反映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和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对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有重要意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4月21日,省古籍办主任张金文向记者表示,在世界读书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强调古籍的重要作用很有意义。

图片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向云南大学赠书

  民族古籍遗产丰富多彩

  云南是我国民族成份最多的边疆省份。除回族、水族、满族3个少数民族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外,其余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有的民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民族古籍遗产。

图片傣族古籍

  据初步统计,云南各民族民间藏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0万余册(卷),其中,藏文古籍17000 余册(卷),纳西族东巴文、哥巴文古籍30000余册(卷),傈僳文古籍50余册(卷),白文古籍2000余册(卷),普米族韩规古籍1000余册(卷),傣文古籍23000余册(卷),彝文古籍20000余册(卷),壮文古籍3000余册(卷),瑶文古籍3000余册(卷),布依文古籍1000余册(卷)等。各民族民间流传的古典史诗、叙事长诗、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少数民族口传古籍达4万余种。

  目前,云南抢救保护了各民族文字古籍3万余册(件),口传古籍遗产1万余种。其中,有81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先后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03年,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是云南少数民族古籍首次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这些少数民族古籍是各民族先民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一本本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军事、天文、历算、民族关系等领域的各民族古籍文献,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部全国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是云南最为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值得大家仔细研读。”张金文表示。

  民族古籍工作成效显著

  为保障民族古籍工作顺利开展,1984年,省古籍办成立,主要承担组织、协调、联络、指导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保护、翻译、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制定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和保护法规,建立少数民族古籍资源库等职责。

图片白族古籍

  此后,全省多个州、市、县相继成立民族古籍文化保护研究机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昭通市和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宗教部门先后成立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同时成立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研究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研究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迪庆藏族自治州藏学研究院、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院,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临沧市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了民族研究所,石林彝族自治县成立了彝族文史研究室,峨山彝族自治县成立了彝族文化研究室等。

  不仅如此,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档案局、省文联、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部门和高校也先后成立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

  到目前为止,云南基本构建起了从省到州、市、县多层次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或研究机构,民族古籍和口传文献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专兼职人员队伍已达300余人。一系列机构的建立,为云南民族古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云南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深入持续发展。

  在共同的努力下,云南民族古籍工作成效显著。

  1997年7月,国家民委下发《关于印发〈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写纲要的通知》,对《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纂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此后,云南省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云南省编纂委员会、举办《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目培训班,2003年,省古籍办组织编纂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纳西族卷》作为全国首卷和示范卷,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2004年,《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白族卷》顺利面世。2008年以来,协助相关牵头省区完成《中国少数民族总目提要》“回族卷”“哈尼族卷”“瑶族卷”“苗族卷”等编纂出版工作。

  特别是2017年12月以来,在国家民委民族古籍室、省民族宗教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关心支持下,省古籍办牵头组织开展了《中国少数民族总目提要》“云南各民族卷”的编纂出版各项工作,组织编撰完成“独龙族卷”“怒族卷”“德昂族卷”“阿昌族卷”“基诺族卷”“布朗族卷”“普米族卷”“景颇族卷”等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以及“彝族卷”“傣族卷”“拉祜族卷”“傈僳族卷”“佤族卷”等13个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纂工作,上报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审定,于2020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云南各民族卷”编纂出版后,标志云南省承担的编目工作基本完成。

图片古籍整理出版成果

  不仅如此,精心组织编纂影印出版“云南省百项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100卷)等民族古籍珍善本;深入开展民族古籍普查征集抢救保护,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持续抢救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翻译整理出版,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口传古籍抢救收集整理编纂出版;开展民族古籍采录识读,积极推动民族古籍数字化抢救保护传承……

  一大批民族古籍的翻译出版,为研究云南各民族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厚精神养分。

  2008年,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组织编纂出版了大型巨著《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全书共计收录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19600种,800余万字。这是对云南各民族浩如烟海的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进行的第一次大展示、大盘点和大汇总,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追根溯源和纵横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深挖民族古籍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少数民族古籍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图片古籍普查调研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出台,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目标等,对新时代全国古籍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对民族古籍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古籍工作的高度重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将古籍工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注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的古籍保护传承和转化利用。

  “总结历史上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宝贵历史经验,不断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情感基础,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深刻的启示。”张金文认为,作为一名古籍工作者,就是要让民族古籍“活”起来,加大民族古籍宝贵价值的展示宣传力度,让其具备的民族团结进步内涵充分发挥时代价值,让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

  因此,省古籍办积极配合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做好“民族遗珍·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暨保护成果巡展”相关工作。

图片全省民族古籍巡展

  2014年以来,我省借助全国巡展这一平台,精心组织云南民族古籍参加北京、新疆、广西、成都、内蒙站等地巡展工作,并成功组织举办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在云南昆明站、丽江站的巡展工作;组织参加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等活动,积极挖掘展示云南民族古籍优秀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对民族古籍宝贵价值的认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办的“传承民族记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文化遗产巡展”已分别到红河州、西双版纳州进行巡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做好古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古籍里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彰显“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挖掘好、利用好这些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古籍资源,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充分发挥民族古籍中的民族团结进步内涵的作用,让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2021年,省古籍办向省民族宗教委申请了2022年云南省民族文化项目,计划用5至10年的时间,编纂出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书系》,全书系分同根同源同心篇、互学互鉴互享篇、交往交流交融篇三个子项,将云南26个民族的文字文献古籍和口传古籍约20部(册、卷),每年计划抢救、整理、出版3部。

  “可喜的是,今年8月同根同源同心篇卷1、卷2,交往交流交融篇卷1将正式出版。”张金文最后说,“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搭建好古籍典藏通往当代受众的桥梁,擦亮当下人民幸福生活的文化底色,让各族读者在古籍中汲取团结奋进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是我们古籍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选题策划:陶红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整理

  相关资料、图片均由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提供

责任编辑:杨景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