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主书院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西北部东主村,为一正、两耳、两厢对称的滇西典型民居造型,占地面积约3亩,至今已有90多年历史。1949年1月底,澜沧募乃战斗打响,东主书院是我军总指挥部,募乃战斗胜利结束标志着澜沧全境解放。1950年7月,澜沧县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东主书院召开,400多名各族各界代表与会,既是澜沧有史以来第一次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大会,也是一次重要的民族工作会议。为弘扬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纪念澜沧解放的光辉历程,澜沧县充分发挥东主书院的教育引导功能,以党领导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引导全县各族群众树牢“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围绕工作主线,统筹规划建设
澜沧县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了将东主书院打造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党员实训于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投入400余万元对东主书院进行修缮,于2019年5月1日正式落成。基地在全县广泛征集红色革命事迹,以及手电筒、闹钟、电话、短枪、长枪、军帽等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以照片、说明、简介的形式集中反映澜沧各民族各阶层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争取国家独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丰富的史料支撑,突出“有形有感有效”要求,使宣传教育有“根”更有“魂”。
加强内容建设,提升教育实效
在东主书院原有固定陈列基础上,澜沧县梳理提炼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主线的讲解大纲,以澜沧解放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对导语、前言、讲解词进行精心打磨,增加各民族支援解放战争的故事、各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相关内容,不断丰富完善讲解词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和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同时,邀请市县党校、高校专家学者以专题辅导、交流互鉴等形式对讲解员进行一对一集中培训,提升讲解示范的生动性和沉浸感,着力增强各族群众对“四个共同”“四个与共”认识的直观感受;打造党员初心课堂,为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提供现场教学阵地,以聆听英模事迹、重温入党誓词、诵读红色经典等方式激发各族党员干部爱国热情、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东主书院协助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做好各族青少年思政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各族青少年心间。目前,东主书院已成为澜沧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五史”教育的主要阵地,以及普洱市红色旅游线路中的网红打卡点,2019年以来,累计接待县内外干部群众开展现场教育教学10万余人次,不断把全县各族群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上来。
拓展服务功能,助力乡村振兴
在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同时,东主书院积极拓展自身服务功能,与文旅部门合作开发了占地约30平方米、具有万册书籍的红色书屋,为各族群众和师生提供一个免费开放的乡村图书馆,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营造书香氛围。依托朱有勇院士及其团队的“科技小院”定期为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开展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培训,努力将本地农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为懂技术、有能力的“土专家”,为乡村振兴不断输送实干型技术人才队伍。
东主书院还无偿为各族群众提供芦笙舞、《牡帕密帕》等各类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活动,在春节、端午节、葫芦节等传统节庆日组织开展民族传统歌舞、民族传统体育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不断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时代主旋律。
澜沧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 供稿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