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福乡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部,距县城71公里,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56.843公里),是澜沧县国境线最长的乡,也是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通道。全乡下辖9个村委会93个村民小组,有拉祜、哈尼、汉、佤等10个民族的村民5059户17497人,少数民族占户籍总人口的95.37%。近年来,糯福乡通过做好“四篇文章”不断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全乡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糯福乡坚持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到民族工作各方面,落实党委民族工作主体责任和三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不断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部署会4次,制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创建工作方案,不断健全工作长效机制,形成党委领导、齐抓共建、全员参与的创建格局。
同时,糯福乡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上线下两个阵地。线上通过加大对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创建工作动态、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等内容的推送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糯福乡创建经验成效。线下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宣传教育功能,通过专题宣讲、集中学习、公益讲座、展览陈列等形式,不断树牢各民族“四个与共”理念;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七进”活动,使党的声音飞入田间地头、千家万户、各行业各领域,推动各民族坚定“五个认同”;深入实施“红旗飘飘”工程,边境一线实现中华民族形象、中华文化符号全覆盖,村村寨寨传唱着“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感恩新时代”的歌曲,营造出浓厚的民族团结、感恩奋进氛围。
此外,糯福乡广泛开展“拥护核心、心向北京”“身在边疆、心向中央”等主题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帮助结对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共同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糯福乡坚持把保护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引导各族群众组建民族歌舞、传统体育、“非遗”制作等文体活动队伍,创作、排演了一批具有新时代特色和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品;利用春节、中秋节、葫芦节、泼水节等传统节庆日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搭建起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糯福乡还立足玉米、水稻、蔗糖、生猪等传统产业,做强柠檬、蜂蜜、茶叶等特色产业,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推广种植良种良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村集体和农户“双绑”“双赢”。2022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67亿元,同比增长7.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1元,同比增长13.5%,成为全县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典范。
为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糯福乡在2022年投入2107.4万元启动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示范点项目4个(阿里上寨、联办厂、老迈寨、龙竹棚老寨),将特色产业、生态旅游、民族文化、边境特色等有机结合,谋划打造一批生态宜居型、文旅融合型、边贸助推型、睦邻友好型村寨,有效解决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危旧房屋改造等生产生活问题,2312户8238名群众直接受益,“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成为边境一线村村寨寨新常态。
以“民族团结进步月”等活动为契机,糯福乡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落实法律援助制度,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完善涉民族矛盾化解和排查机制,常态化开展涉民族因素纠纷和问题排查;建立以党员干部为主体、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对可能影响民族关系的不稳定因素逐一建立台账,及时上报信息,并会同村调解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解决在基层。
糯福乡实施“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边防和三级段长制,推进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边境立体化建设,深化“五户联防、十户联保”邻里守望模式,联合糯福边境派出所、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阿里分站在边境一线建立起14个抵边联防所和41个卡点,加强值守巡逻,严厉打击各种跨境违法犯罪活动,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及守土固边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呈现出边疆稳固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态势。
澜沧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 供稿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