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首页 | 邮箱    
一周云南民族宗教工作要闻回览(第12期)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3日 16:07:00  来源:云南网

  【开栏的话】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讲好全省各族群众牢记嘱托、团结奋进的生动故事,记录云南民族宗教工作的特点亮点,凝心聚力、砥砺前行,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云南网联合推出“一周云南民族宗教工作要闻回览”专栏,数往知来,惟实励新,唱响云岭大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时代赞歌。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开馆 云南选送项目首批进馆展示

  3月28日,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开馆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由国家民委和北京市共同打造,依托蒙藏学校旧址建成,是在国家层面展示各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云南作为全国第一批选送项目进馆展示省份,展区以“融·美云南”为主题,分别入选中华手工艺、中华医药、中华音乐以及中华舞蹈4大体验空间,精心打造了民族纺织刺绣、布艺扎染、多民族面塑、云南医药、云南民族乐器欣赏与教学、云南民族舞蹈6个体验项目。

  《光明日报》关注云南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3月31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点赞云南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文章聚焦多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实绩实效,展现云南努力将374个沿边行政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的生动图景。截至目前,云南已投入建设资金136.3亿元,各边境县(市)总计划实施的14390个项目已开工89.4%、完工59.7%,沿边行政村“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边境地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村容村貌持续改善,边境群众收入不断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民族文学》年度奖颁奖典礼永久落户云南丽江

  3月30日,2021、2022《民族文学》年度奖颁奖典礼在丽江市举行。这是《民族文学》年度奖颁奖典礼永久落户丽江后举行的首个颁奖典礼。

  创刊42年的《民族文学》作为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期刊,在中国文学期刊中具有独特地位,为丰富和充实中国当代文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8月,丽江市委宣传部和《民族文学》杂志社签约合作,《民族文学》年度奖颁奖典礼永久落户丽江。

  云南民族文化保护开发迎来黄金期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上,丰富的民族文化与非遗元素,令嘉宾与观众大饱眼福。首届版博会的召开,推动云南民族文化与非遗版权保护开发迎来黄金期。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云南将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文化版权的运用转化,加强非遗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运用,探索开拓民族文化版权保护运用的云南模式。

  保山市印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

  近日,保山市民族宗教局、市乡村振兴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要求强化组织实施、强化资金保障、强化金融支持、强化项目管理,支持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各族群众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楚雄千年彝绣惊艳亮相上海时装周

  3月25日,“沪滇山海情文化兴乡村——楚雄彝绣上海发布”活动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举行。40余套楚雄彝绣特色高端服饰,200余件文创产品惊艳亮相AW(秋冬)2023上海时装周。

  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坚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紧扣市场拓展、绣娘增收、文化赋能,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三大转变,彝绣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0.21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45亿元,增长了10倍,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

  丽江市举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团结进步同心营”活动

  近日,丽江市举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团结进步同心营”活动,来自全市的100余名各族青少年代表参加活动。活动期间,青少年代表参与教学体验类、参观游览类、主题教育类、博物馆探索类、互动交流类等主题教育,走进滇西北革命根据地暨边纵七支队纪念馆、玉龙雪山冰川博物馆等地,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红色革命的伟大进程,活动有效促进了各族青少年学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

  临沧市“八抓八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近年来,临沧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实施“枝繁干壮工程”,通过抓实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民族地区文化惠民、民族文化精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化研究、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边疆文化安全等专项工作,全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入交融,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安宁市帮带共建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开工

  近日,昆明市安宁市帮带共建磨憨镇磨憨村磨整村小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开工。该项目是昆明5区1市结对磨憨镇6个行政村,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以城带边、帮带共建工作以来开工的首个项目。

  项目分两期实施,总投资不少于1000万元。一期预计投资723万元,主要为提升改造基础设施、美化村庄环境、建设党建引领边疆基层治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长廊等系列工程。安宁市将对照19项指标体系要求,按照“搭平台,引资源,共联动”的思路,确保年内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玉溪市易门县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成立

  近日,玉溪市易门县召开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第一届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立玉溪市首家县级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促进会现已有会员64家,涉及民营企业、学校、医院以及村社区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覆盖面广、专业性强。促进会的成立将进一步发挥会员主动联系服务身边各族群众的积极作用,宣传好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推动者。

  策划:段琪宇

  统筹:杨景涵 王波

  编辑:王波

  主播:徐蓓

责任编辑:杨景涵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