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正文
保山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7日 15:16:59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充分利用独特的生态资源、气候资源,依托丝路文化、永昌文化、抗战文化、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深入推进“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族群众在永昌大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抓项目加“三交”速度。以品牌创建为突破口,先后引进雅居乐、凤凰文旅、华侨城等一批知名企业集团,建成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柏联和顺温泉、玛御谷温泉等一批休闲度假项目,推进保山世外乡村·勐赫小镇、腾冲“大和顺”旅游区、启迪冰雪双创小镇、龙陵松山大战遗址纪念园等40多个文旅重大项目。保山市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腾冲连续6年荣登中国旅游百强县、连续4年获评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永子棋院、永子围棋品牌赛事分别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赛事称号,“中国远征军之路”获评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项目,火山热海获“中国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我最喜欢的云南旅游景区”称号,热海玉温泉、悦椿温泉村被评为中国首批五星级温泉,邦腊掌温泉获评“世界珍稀温泉”大奖。2023年接待游客46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和21.6%。

  抓融合拓“三交”广度。以“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将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等元素融入旅游领域,满足各族群众沉浸式、体验式、定制化的旅游需求。2023年举办“节庆+旅游”“美食+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50多场,如隆阳区芒宽乡百花岭乡村文化旅游节、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腾冲站赛事、龙江“稻花鱼节”,激活旅游人气。推出“游保山·品乡味”百万消费券抢券活动,累计发放100万元,拉动消费2000余万元;举办“我为保山代言”旅游短视频大赛,设立50万元大奖,面向抖音等平台用户群体,开展保山文化旅游宣传推广,让各族群众在旅游场域中不断接触、互动、融合。

  抓民生提“三交”温度。以共建共享为突破口,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拓展增收就业渠道,让各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打造了一大批以茶文化、乡村艺术、体验研学、传统村落等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带动种养农户、非遗传承人、餐饮从业人员等各族群众共同参与旅游服务业,不断加深各族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在交流合作中增进共识。全市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0亿元以上。司莫拉佤族村创新“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幸福·旅游+”产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80余万元,群众收入人均达到2.25万元、增长17%。

  抓文化延“三交”深度。以文化互鉴交融为突破口,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景区景点规划建设、文艺作品创作和旅游演艺节目中,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保山市创建为首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国围棋协会授予保山“全国围棋之乡”称号,隆阳区金鸡乡、腾冲市固东镇被评为“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3年,司莫拉佤族村“我们的幸福生活”入选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83场次、惠及群众287万人次,“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447场次、观众50多万人次,6个国有博物馆开展流动博物馆下基层、进校园、进部队活动21场次。全市博物馆参观游客达60多万人次。积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围绕“讲好保山故事”推出了一批艺术精品,创作《“贵客”临门》等文艺作品230件,《苗岭欢歌》获云南省第十七届新剧节目展演优秀节目奖,《幸福阿昌感党恩》等节目荣获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银奖等奖项,大型腾冲抗战题材4D秀皮影戏、《云岭星火》舞台剧获省级创作歌舞艺术金牌或高品质大型演艺节目奖,各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推进,中华文化认同持续增强。

  抓服务强“三交”效度。以营造优质的旅游环境为突破口,聚焦文旅企业和各族游客关切,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主动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推出稳增长“15条”措施,对文旅行业在景区创建、精品酒店建设、民宿客栈升级、市场主体培育等方面给予支持,举办线上、线下文旅促消费活动,营造消费氛围,促进市场复苏,帮助文旅企业提振信心、渡过难关。成立保山市旅游行业协会、市县旅游购物退货监理中心,建立健全“1+5+X”旅游投诉处置、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各族游客对保山旅游市场的满意度。2023年为115家旅行社暂退旅游质量保证金1796万元,办结游客退换货7377件、1.12亿元,游客满意度99.8%。打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红色旅游”“非遗旅游”“边境旅游”等精品线路,培育了“红色文化、古道文化、温泉康养、中缅跨境文化”四条旅游长廊,通过展陈、人工讲解、智能导讲、数字化技术等方式,寓教于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可感可触、可亲可及,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增强各族游客“五个认同”。

  保山市民宗局 供稿

责任编辑:杨景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