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产业发展融合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坚持以组织为引,合抱民族团结“石榴籽”
勐董镇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始终抓紧抓牢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两个重点,全年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万名党员进党校等为载体开展宣传教育100余次,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理论知识入脑入心,引领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自然村长选派等行动为依托,激活驻村干部、乡贤能人、返乡人才等力量,大力储备后备村“两委”后备干部,集思广益“寻建议”“明愿景”,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实现治理更加有效、民主管理更加有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坚持以产业为基,走好民族团结“致富路”
开辟了强村富民新路径,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支撑,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壮大烤烟、茶叶、甘蔗、畜牧等传统产业,实施了永冷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烟区),芒摆村、芒回村肉牛养殖基础设施配套等产业项目。今年上半年,烤烟完成种植1715亩,较去年增长10%,预计总产量4800担,预计总收入823.2万元,增长51.5万元;茶叶实现产量126吨、产值277.2万元;甘蔗实现产量9989.83吨、产值423.01万元。持续培育发展蜜蜂、灯笼果、荷兰豆、生态鸡、水果竹笋等特色产业,实施了帕良村灯笼果产业示范基地,刀董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水果竹笋)等产业项目。上半年,种植灯笼果238亩,总产量55吨,实现产值45万元;种植水果竹笋85亩,实现产值21.25万元;种植荷兰豆120亩,实现收入30.21万元;养殖蜂群3200群,实现产值13.12万元;出栏生态鸡2.1万只,毛收入130万元。
坚持以乡风为底,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勐董镇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用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持续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氛围,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焕发新活力,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夯实了基础。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在“铸魂强根”上精准发力。从党员干部抓起,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抓党建促民族团结引领村规民约的制定,确保党的民族政策体现到村规民约中。以基层党支部为基础,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通过引导教育,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机制,通过自治、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共同促进村内治理。同时,更加注重引领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开展健康向上、情趣高尚的文体活动,让活动场所真正成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把文明新风内化为自觉行动。通过乡风文明提升,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云南网通讯员 施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