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市虹口区助力建设文山州富宁县边境幸福新家园
近年来,文山州富宁县依托上海市虹口区对口帮扶政策,借助东西部协作机制,建成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品牌工程。边境幸福村配套项目的建设完善,使得沿边群众发展机会更加充分、边境地区更加安全稳定、精神生活更加富足,切实增强了沿边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补齐校园短板,边境学子圆梦澡堂“心愿”。以“希望澡堂”为小切口,不断完善优化学校建设,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全面发展。虹口区帮助木央镇建成睦伦中心小学、木令、大坪、木贵等9所村级完小公共浴室15座,建筑面积571.66平方米,并配备太阳能、水电及沐浴所需附属设备,惠及学生3696名,切实解决边境地区学生洗澡难的问题,实现了学生们随时可以洗澡的心愿。
支持产业发展,打造边境幸福村“样板”。充分利用沪滇协作项目资金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打造果蔬、中药材、香料、木本油料、生态养殖产业带。在木贵村、睦伦村建设标准化食用菌产业大棚,带动1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并通过入股“富宁众成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实现年分红30余万元。在下木树村建成1万余亩草果种植示范基地,同时配套建设生产加工车间、烘烤加工设备,草果综合产值得到全面提升,直接带动510户边境农户年均实现净增收1万余元。通过扶持防返贫监测户种植林下经济作物,采取群众投工投劳和特色产业“入股分红”的多种合作方式,巩固防返贫监测户自我发展、自我造血增收的能力,实现重点监测户有稳定持续的收入。
聚焦人居环境,筑牢边境幸福村“颜值”。虹口区在木央镇投入资金实施“整乡推进”工作,对区域内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民族文化进行整体综合提升。相继完成交通道路硬化10条,新建科技文化综合活动室36间,电信宽带网络基站18个,安装太阳能路灯56盏,投放垃圾桶729个,建设卫生公厕36座、垃圾焚烧池36座等基础设施项目,村内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改善,生活垃圾、粪便污水得到妥善治理,村内活动室、道路照明、网络通信等设施齐全,群众发展生产方便,生活更加富足,为全面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夯实基础。
突出示范典型,提升边境幸福村“内涵”。按照“面上提升,线上建强,点上示范”的发展思路,在57个边境村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的基础上,拔高建设标准,优选基础条件好、资源禀赋高、群众意愿强的木央镇上寨小组作为示范点村庄规划建设。虹口区投入资金帮助上寨小组铺设村内柏油道路、健康步道、活动室、污水处理池、庭院改造、排污沟渠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上寨村的典型示范引领,使其在产业融合、绿美宜居、民族团结、强边固防等方面推动了区域的综合协调发展。如今的上寨小组成了富宁县“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并同木杠村大寨小组、木贵村坪子小组等先进村连成一线,串成了沿边边境幸福村示范长廊带。
富宁县边境幸福村建设的脚步持续向前。2021年以来,虹口区投入各类援建帮扶资金,为富宁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生机和动力,持续提升了边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富宁县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