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聚焦“固边、稳边、兴边”要求,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努力建设佤山边寨最美幸福村。
夯实发展底盘,畅通边境脉络
2021年11月,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启动后,省委、省政府以规划为引领,省级财政按照每个边境行政村平均支持3000万元的资金保障目标,通过“统筹资金、优先安排、明确标注”的多部门多渠道资金统筹投入保障机制,为边境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沧源县委、县政府抢抓政策机遇,聚焦边境直过民族地区“住房难”“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通网难”等现实短板问题,充分发挥群众内生动力,紧盯“水、电、路、网”等指标体系,推动交通网、水网、信息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23个沿边行政村(社区)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均达100%,供电可靠率99.87%。
激活发展引擎,富边强村富民
沧源县委、县政府以推进甘蔗、茶叶、坚果等产业链建设为核心,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引导群众盘活土地资源,“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探索支柱产业三产融合发展路子,加大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力度,提升产业规模效益。发展一批小而精、小而强、小而美的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以辣椒等“短平快”产业撬动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以临沧米哆啰等优质招引落地企业为依托,实现“家门口”务工。大力推动乡村特色旅游,利用沿边地区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和区位优势,打造富有边境特色的旅游品牌,巩固提升班洪乡下班坝自然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着力将永和社区国门新村、单甲向嘎多上寨自然村等2个有特色、有规模的沿边自然村打造成为可借鉴、可推广的边境旅游示范村,不断拓展边境地区群众增收渠道。充分落实边民互市贸易有关政策,构建“党组织+合作社+企业+边民”的边民互市贸易发展模式,实现边民增收、村集体增收,企业盈利、运营平台公司发展的良好局面。芒卡镇芒岗村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8.34万元,其中边民互市服务费102万元。
守护绿水青山,打造宜居家园
沧源县深入挖掘和打造生态绿色、多姿多彩、和谐幸福、开放包容的地域品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乡村风貌引导,做美村庄、做特民居,建设各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健全完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让乡村“处处干净,时时干净”。持续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贴乱画、卫生死角、重点整治畜禽养殖粪污直排问题,突出村组活动场所(广场)、村庄道路、农户庭院三个关键点位,不断提升村庄村容村貌。2024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和农村污水治理率均达100%、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7.12%。通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污水治理工程等举措,曾经脏乱差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一个个美丽的小花园、小菜园成为乡村独特的风景线。
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幸福时光
沧源县持续健全完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公共服务体系,落实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政策向抵边村寨倾斜。23个具备建设条件的沿边行政村(社区)建有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园率和远程教育覆盖率均达到100%,实现边境村学校与县城及内地学校线上教学教研支撑联动,推进沿边村科学保教质量提升。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有序促进分级诊疗。通过技能培训与劳务输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鼓励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落实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支持有能力的边民实现自主创业。用“帮扶小车间托起就业大民生”的思路,在原有2个边境村扶贫车间的基础上,加快申报沧源建新橡胶厂和下班老村阿鸿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2个扶贫车间,最大程度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加多宝幸福边境杯”等体育活动赛事,丰富边境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在边境村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铸就钢铁防线,守护家国安宁
沧源县严格落实“乡镇党政干部挂包联系沿边村寨”和“边民、村组及村组干部相互监督、责任连带”工作模式,坚决打击偷越国(边)境等跨境违法犯罪行为,构筑起“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守土固边坚实防线。实施网格化管理,加强“五户联防”“十户联保”邻里互助,23个边境村网格作用明显,兜住群众大小事,班洪乡班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方式,持续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推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将遵纪守法、移风易俗、赡养老人等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会等组织,推进村民自治,让边疆的稳固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为边境地区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高举红色旗帜,引领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是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根本保证,沧源县抓党建促强边固防、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推进边境沿线党组织全面提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选拔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干部,充实到乡村治理的关键岗位上,打造出一支坚强有力的“领头雁”队伍。开展常态化的党员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党员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让广大党员在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乡村治理的参与者、群众服务的贴心人。以党建为纽带,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共建共享格局,有力推动了边境幸福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边境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边境地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向着更加繁荣、幸福的方向稳步迈进。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沧源县将继续巩固和拓展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持续深化六大方面的建设,让边境地区的每一个村落都成为祖国边境线上的璀璨明珠,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云南网通讯员 刘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