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宏州“三步棋”助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近年来,德宏州聚焦群众“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通过下好“摸清基础底数、挖掘盘活资源、强化服务保障”三步棋,助推群众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增收顾家两不误,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好摸底排查“基础棋”,盘清“家门口务工车间”家底。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州认定的24家就业帮扶车间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完善工作台账,认真分析研判并界定出“发展势头较好”的9家、“经营状态良好”的11家、“经营存在问题”的4家,量身定制扶持措施。由组织部门牵头,会同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对2013—2024年间实施的508项经营性帮扶资产项目进行“过筛子”,对21项经营性项目、17个效益较差的“四位一体”项目,按照“四个一批”进行划分,制定计划精准施策。发挥农村“10联户网格”作用,摸清“家里几口人、哪些在外务工、哪些准备返乡、返乡干什么”4类基本信息,将1302名返乡人员精细划分为“继续外出务工、可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人员、返乡务农人员”4类人群,通过就业跟踪帮扶实现143人就地就近就业,将386名返乡务农人员纳入监测服务对象,做到实时掌握、动态更新,搭建监测体系。
下好资源整合“关键棋”,提升“家门口务工车间”质量。深挖细算“资源账”“资产账”,采取巩固、提升、盘活、招商等措施,推动“沉睡资源”转化为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在5个县(市)试点组建劳务合作社9个,建设零工市场4个,搭建“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对24个就业帮扶车间逐一研判,充分发挥劳务合作社、零工市场对农村零散劳动力的分类筛选、岗前培训、组织化输出、劳务供需信息精准对接等作用,“点对点”指导求职人员参加技能培训520人,向就业帮扶车间、用工企业输送务工人员4268名。想方设法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房屋、厂房等资源,通过逐个分析研判建立“一项目一方案”,实施提升6个、推动盘活32个,激活闲置、低效资产效益,让更多群众白天做农活,晚上做加工,挣钱、顾家两不误。推动“招小商”,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35家,盘活闲置厂房等资产5.672万平方米,到村、到组铺设“家门口”的帮扶车间生产线16条,新增劳动力就近就业岗位343个,开发临工岗位271个,实现资产盘活、市场扩容、就近就地就业、促农增收“四赢”局面。
下好服务保障“长远棋”,强化“家门口务工车间”运行。建立挂钩联系制度,由州、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对24个就业帮扶车间每月至少实地开展1次“当面见企业”活动,对37个闲置的、效益低下的经营性扶贫资产进行挂联,帮助想办法、找路子、盯落实。围绕就地就近就业,向14个重点乡镇选派工作队15支77人,全方位开展就业服务。由州县两级税务、财政、人社、投促、团委等部门派出6支政策宣传工作队开展下沉式、点对点政策宣传,形成企业、就业人员优惠政策明白卡,指导企业及个人进行优惠政策申报,确保留得住、发展好、能带动。强化党组织引领,运用返乡人员监测机制,探索建立在外务工创业能人名录,主动对接有能力、有意向、有情怀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2024年以来,积极推荐创业担保贷款,扶持40名返乡创业人员自主创业,新增就地就近就业岗位171个。(德宏州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