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繁荣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共同繁荣发展 >> 正文
临沧双江:民族团结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4日 09:00:36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积极探索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路径,全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绚烂。

  走进勐勐镇大荒田村来冷自然村,“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促发展”等一条条民族团结标语映入眼帘。这不仅是写在墙上的标语,更是村里103户各族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村立足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实际,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当地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局面。

  “我们村有多个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大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依靠勤劳和智慧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越来越好了。”来冷自然村来冷组组长俸继荣说。

  近年来,来冷自然村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依托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早在2020年,来冷自然村已被命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如今,来冷自然村已成为众多市民的后花园,吸引很多县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打卡,体验农家风情。

  在菩提缘农家乐,前来就餐的顾客三五成群,农家乐工作人员或忙着接待客人,或在厨房忙碌,或为顾客介绍自家的农特产品,农家乐里充满了烟火气息。负责人俸付相说:“他们家开农家乐已有十多年了,在民族团结的互帮互助和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下,他们不断地成长,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了。”据了解,目前,来冷自然村共有农家乐30余家,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民族特色菜肴。

  乡村旅游带火了乡村农家乐,也带火了乡村民宿。目前,村里共有4家特色民宿。清雅客栈负责人刀玉琴介绍,客栈一年四季都有人入住,有住一两天的,有住十多天的,泼水节的时候几乎都住满,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还可以参观民宿附近的特色民居,有兴趣还可以跟着主人一起去田园或果园体验当地的农耕文化。

  以团结促发展,以发展促团结。近年来,大荒田村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关系全村稳定发展大局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把培育壮大农业产业作为推动各民族和谐发展的有力抓手,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进步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发展新路子。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53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000元以上。

  多年前,沙河乡允俸社区韭菜坝组全是佤族人家,近年来,该村不断与各民族交流交融、共同发展,现已成为一个佤族、拉祜族、布朗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村落,各类产业遍地开花,各个民族共同繁荣。2024年,韭菜坝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达到20000元以上。

  “我们家是由汉族和佤族组成的家庭,在生活当中相处得很好,家庭和睦,我家最主要的产业是养猪、养牛,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如今,年收入最低也有十多万元。”允俸社区韭菜坝组村民李红琴一边忙着给牛添加草料一边高兴地说。

  欣欣向荣的大荒田村和允俸社区,是双江县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双江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力促进了全县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16万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和睦共处,同心浇开了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云南网通讯员 陶红 魏秋玲 李思雨 杨强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