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繁荣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共同繁荣发展 >> 正文
千年古寨的新气象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7日 16:25:01  来源: 中国民族报

原标题:千年古寨的新气象

景迈山上的茶农玉班直播销售自家生产的茶叶。

“傣族姑娘采茶忙,布朗女孩制茶香,家家户户客满堂,村容村貌换新装……”

1月9日,农历腊月初十。记者踏着这首广为流传的布朗族小调乐拍,经过90多分钟“弹石路”的颠簸,穿过层层盘山的云海,来到了云端之上、被誉为“千年布朗古寨”的景迈山翁基古寨,阵阵茶香和着原生态茶树林的清香,扑鼻而来。

从寨口已经停满的一排排游客车辆可以看得出来,这里人气极高。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林。高大的柏树、榕树十分惹眼,细看之下,巨树下相对低矮却连绵成片的原始茶树林,才是景迈山真正的“主角”。16个月前,独具特色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翁基古寨是景迈山上生态文化保留和传承最完整、原始风貌最浓郁、自然风光最秀丽、布朗族传统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寨子。寨子里陪同记者的向导名叫开心,是一个20岁出头的布朗族小伙。他十分开心地告诉记者,村寨近年来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主,村美民富气象新,大家过上了好日子。

今年50多岁的南康,是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传承人。他说,景迈山茶林吸收了大自然的精华,产出的茶叶香气浓郁、口感清新、滋味悠长。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汉、傣、布朗、哈尼、佤等多个民族的居民以茶为纽带,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如今更是亲如一家人。

在景迈山,除了有着千年历史的万亩古茶林,还有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寨内随处可见干栏式建筑,俗称“吊脚楼”,被树林和茶林围绕,家家户户都摆放或晾晒着茶叶。

“寨心”作为古寨的核心,位于一个小广场,是村民议事集会的重要场所。村民们在广场上跳起布朗族传统舞蹈,迎接各地游客的到来。

正在跳舞的村民玉炳,家里世世代代以茶为生,如今自己也以做茶、卖茶为主业,闲暇时参与舞蹈演出,为游客朋友带来新的旅游体验,也给自己增加一些收入。

“之前来的茶商比较多,自从古茶林申遗成功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村子里,感受茶文化,品尝我们的好茶。景迈山上越来越热闹了!”玉炳说,寨子里的人都喜欢这种热闹,也愿意把欢乐带给大家。

一家客栈内,老板桑达在接待客人的闲暇之余,也会与来店内休息歇脚的游客一起品茶、聊天。“之前我大部分时间都去昆明售卖茶叶,随着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寨子里更热闹了,我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桑达说,“现在我不仅在山上直播卖茶叶,还给游客做民族服饰旅拍。”

作为新兴的热门旅游目的地,翁基古寨的旅游配套设施正在完善。无论是在蜿蜒曲折、绿树成荫的山间小道上漫步,还是在充满历史韵味的古朴村落中驻足,都能享受到高速稳定的5G网络服务。申遗成功后,景迈山上的茶庄、茶农们都不约而同地开启了直播带货,推动景迈山茶产业走上新赛道。2023年,景迈山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5.17亿元,同比增长31.55%。

村寨中很多茶社的村民都在忙着用手机直播卖茶叶,通过手机网络,一饼饼茶叶从景迈山走向五湖四海,被全国消费者品尝。

在景迈山上负责网络维护工作的黄显目,是中国移动澜沧分公司网络总监。他告诉记者,公司近年来不断提升景迈山的网络覆盖水平,信号深入村村寨寨、每家每户,让古茶林、古寨与现代世界无缝连接。

除了传统的品茶香、观茶山,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景迈山上各村寨还以“庄园+体验+游学”的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涌现出更多新业态。

南康、开心等人见证了景迈山从闭塞走向快速发展的历程。记者离开古寨时,他们自豪地告诉记者,景迈山正以“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为引领,以“茶旅融合”为基础,激活全域旅游新动能,持续绘就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美好图景。(丛蓉)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