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党建引领聚合力 同心共融促发展】江城县:民族团结党旗飘 边民共筑幸福路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各族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和“三边三好”的殷殷嘱托,围绕抓党建促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江城县坚持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大盘子”中,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牢固树立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选人用人导向,在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的前提下,选用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截至目前,科级少数民族干部比例达79.41%。
选优配强55个村(社区)“两委”班子,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少数民族创业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村级少数民族后备力量储备,逐步建设起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扎实、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完成全县690个党组织分类定级,12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部整顿验收完成,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标准,7个党支部被命名为2023年度“普洱市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
江城县全面推行用党的政策教育群众、用基层组织凝聚群众、用爱国故事感召群众、用身边典型引导群众、用民俗活动团结群众的“民族团结五用工作法”,推动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利用传统节庆日和民族团结宣传月等契机,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举办民族文艺表演、民族民间歌舞展演、传统民族节庆等活动。同时,推行“党员家庭课堂”,开展“小课堂”宣讲500余场次。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推动建设勐康口岸、整董流光之景非遗工坊等一批以研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交流活动阵地,组织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三项计划”主题活动。
江城县围绕党建服务发展、服务治理、服务民生、服务保护四个领域,建立载体嵌入联结机制,共打造25个“融嵌式”国门党建示范点,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完成了5个基层党建“书记领创”示范培育项目。同时,做好江城瑶族织锦技艺活态传承项目建设,并结合11个沿边行政村实际起草《江城县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行动方案》,不断提升建设成效。
此外,江城县还立足全县实际,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重要抓手,引导各民族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橡胶、咖啡、澳洲坚果、沃柑、牛油果等特色产业。同时,积极利用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资源,扶持乡村旅游服务产业发展,鼓励农户开设农家客栈、特色餐饮等,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通讯员 肖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