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沧市镇康县凤尾镇,有一个宁静而充满希望的小水井村,这里正谱写着一曲以种植俗名为“酸骂溜”的柠檬品种助推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小水井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土壤肥沃、气候适宜,这为“酸骂溜”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条件。最初,只是少数村民尝试种植酸骂溜,他们如同勇敢的探路者,在自家的田地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然而,这星星之火却有着燎原之势。
科技助力“酸骂溜”茁壮成长
随着种植规模的逐渐扩大,科技成为“酸骂溜”成长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凤尾镇人民政府积极引进农业技术专家,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传授种植技术。从酸骂溜的育苗,到日常的灌溉、施肥,再到病虫害的防治,每一个环节都注入了科学的力量。科学的施肥配方,使得“酸骂溜”果实饱满、营养丰富。
各族群众共绘“酸骂溜”丰收画卷
在小水井村,各民族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为“酸骂溜”的丰收努力。小水井村各族村民齐心协力,在种植过程中互相分享经验、互相帮助。在收获的季节,大家更是不分彼此,共同采摘“酸骂溜”果实。
“酸骂溜”种植带动了小水井村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村里建起了“酸骂溜”加工厂,将“酸骂溜”加工成果酒等产品,大大提高了“酸骂溜”的附加值。这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酸骂溜”成为小水井村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富裕的象征。它见证了小水井村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勤劳致富的历程。小水井村正以“酸骂溜”为笔,描绘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云南网通讯员 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