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正文
大理州祥云县文旅赋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2日 14:50:48  来源: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网站

  原标题:大理州祥云县文旅赋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近年来,大理州祥云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充分挖掘自身历史文化、美丽山水、自然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多维度实现全方位嵌入,使旅游业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强大助力,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春节期间,祥云县以“文化赋能旅游”为核心,依托特色文旅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文艺演出、百姓大舞台、“非遗生活、年的滋味”、新春“村晚”等“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传习所(点)展示体验等活动精彩纷呈;土陶、刺绣、甲马等传统手工艺体验项目深受各族游客喜爱,各族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地方文化魅力,感受“祥云温度”,共享“祥云福气”。

  各景区景点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了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和体验感的主题活动吸引大量游客,近郊游成为热门选择,水目山景区凭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游客体验佛教禅宗文化的重要场所;云南驿古镇迎来客流小高峰,游客在此逛庙会,感受马帮文化与红色文化;青海湖畔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漫步湖边,参与采摘、骑行等活动,重温游乐园童趣;清华古洞探秘、东山朝阳赏梅、禾甸七宣“村晚”等,成为游客体验当地文化与自然风光的绝佳选择。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也为各民族之间创造了交流互动的机会,不同民族的游客在同一场景中共享欢乐,增进彼此了解。

  特色民俗活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月初三,米甸镇自羌朗彝族村落举办以“非遗生活,年的滋味”为主题的“村晚”活动,为各族游客和村民带来一场文化盛宴,现场各民族同胞齐聚,共享民族文化魅力。正月初七,祥城镇白龙潭傈僳族“七人节”如期举行,传统绝技上刀山和下火海表演、民族服饰和舞蹈展演、唱歌对调、传统青松针坐地宴、非遗实物展示等活动,将春节氛围推向高潮,吸引众多其他民族游客参与,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正月初八,禾甸镇七宣村迎来一年一度的“哑巴节”,传承已久的彝族节日加上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精心筹备的文化大餐,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近万人次各族游客前来。各族群众在享受和品味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根植于内心深处,润物无声地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据统计,春节期间,祥云县共接待旅游者24.01万人次,同比增长6.39%,旅游总花费2.89亿元,同比增长8.64%,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迎来“开门红”。旅游热潮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更有力促进了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下一步,祥云县将持续深入实施“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质行动,把促进“三交”融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让“有得游”“游得起”“游得好”成为丰富各族群众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打造祥云县旅游促进“三交”工作矩阵,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大理州民族宗教委)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