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繁荣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共同繁荣发展 >> 正文
曲靖市西冲新村:团结花开 一路芬芳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7日 10:44:44  来源: 曲靖日报

  原标题:西冲新村:团结花开 一路芬芳

美丽的西冲新村

  “桂花儿生在桂石崖哎,桂花儿要等贵人来哎……”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西冲新村时,村里的大广播准时响起,唤醒村民开启新的一天。经典的歌词、优美的旋律,让西冲新村发展的脉搏跳动得更加强劲有力。

  西冲新村是马龙区旧县街道白塔村委会车马碧水库9个移民集中安置点中的苗族村寨,有移民25户105人。自搬迁安置以来,马龙区搬迁安置办把团结带领各民族群众向幸福出发作为工作重点,把民族团结进步、民族村寨建设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探索“移民后扶+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工作新模式,实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过去,西冲村群众因生活艰苦,生产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搬迁只是手段,助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才是目的。这是我们在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中最大的考量。西冲村存在基础薄弱、群众观念落后的问题,但也有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优势,只要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互帮互助,日子就会像桂花一样清香美好。”马龙区搬迁安置办负责人说。

  对苗族群众来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这句话铭刻在他们的骨子里,加之他们素来爱唱爱跳,搬迁后,村里每天7:30大喇叭准时播放《桂花开放幸福来》等经典红歌,美妙的歌声仿佛在催促村民:改变旧习,去为幸福生活奋斗。

  西冲村的土地大多分布在车马碧水库附近,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马龙区搬迁安置办积极争取移民专项资金67万元,硬化机耕道路2.5公里,实现“路相通、渠相连”,群众现代化生产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苗族群众不仅实现了机械化耕作,还盘活了撂荒地,增收致富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畅通了田间地头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下一步工作就是发展产业。马龙区搬迁安置办组织西冲村苗族群众和周边村组汉族群众“换工”栽烟,尤其是和那些烤烟种植大户“换工”,从育苗、理墒、打塘、拌化肥、放农家肥、栽种、田间管理到采收、烘烤,整个过程都“换工”,你帮我一天,我助你一天,不仅让苗族群众学到了新的栽种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还和谐了邻里关系,实现“小生产”推动“大发展”“小互助”撬动“大团结”。

  在互帮互学中,西冲村村民王志坤成了西冲村发展烤烟产业的引路人。“我今年种了26亩烤烟,收入14余万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感谢党的好政策。”说起今年的幸福生活,王志坤乐得合不拢嘴。

  除了发展烤烟产业外,织布、养蜂等传统习俗依然在西冲村里传承着,不仅能让村民增收,还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正在织布的老人张美丽说:“制作苗族服装要织布、蜡染,每道工序都很复杂,上面的图案都有特殊的含义。搬来新村后,有游客会到我们村里转一转,有几名游客还向我买过苗族服装,我这把年纪还能把代表我们苗族文化的东西变得有价值,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如今的西冲新村和其他移民集中安置点,各民族群众在文化上相互交融、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共同书写着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动人故事。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