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曲靖市“四项举措”优化就业服务促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
近年来,曲靖市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就业视为民生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双向推动转移就业与就地就业。通过“四项举措”强化各族群众就业服务,紧抓春节后企业用工高峰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黄金时期,力求实现更大规模、更快速度、更高质量的就业转移,多渠道促进各族群众增收,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互嵌式发展,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2月13日,全市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就业217.1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220万人)的98.69%。
高位统筹,齐心协力推进转移就业。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持续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10项惠民实事的关键内容之一。紧抓返岗复工的关键时期,秉持早行动、快行动、多行动的方针,自农历正月初三起,全市即有序开展“点对点”集中劳务输送活动。2月10日,成功举办曲靖市202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集中欢送活动,热情欢送500余名务工人员集中前往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就业。
内外联动,精准对接就业供需。曲靖市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与劳动力输入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与人社部门、重点企业及劳务中介紧密对接,构建劳务协作交流平台,形成政府、企业、市场、社会协同驱动的就业通道。邀请省内外优质企业来曲靖举办招聘会,同时建立本地用工需求清单,丰富岗位资源库,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全天候、大规模发布和推送岗位信息。截至2月13日,全市共举办招聘会237场,汇集省内外4940家企业提供的61.6万个岗位信息。其中,线下招聘会推介2142家企业29.44万个岗位;线上发布156期岗位信息,涵盖2798家企业提供的32.16万个岗位,包含省外1643家企业的25.21万个岗位和省内1155家企业的6.95万个岗位,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精准对接。
上下协同,推动组织化转移就业。曲靖市构建市、县、乡、村、组五级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完善从村级宣传发动、乡镇统一组织、县(区)归集护送、市级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农村劳动力实现从家门到车门、再到厂门的无缝衔接。同时,加强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严格管理驾乘人员,细致检修运营车辆,并执行运输安全日调度和零报告制度,以保障转移就业过程的安全。截至目前,全市通过“点对点”方式转移就业32772人,其中包车(含自驾车)1568辆转移30079人,火车16车次(31车厢)转移2678人,包机1架次转移15人,整体转移就业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技能引领,提质增效促转移就业。曲靖市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通过招聘会、座谈会及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技能培训政策,提供便捷的培训服务。同时,鼓励支持本地产业园区、易地搬迁安置区及“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等结合主营业务申报培训工种,对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实施全覆盖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增强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从而促进增收。截至2月13日,全市已完成技能培训2476人次。(曲靖市民族宗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