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昭通市打造“体育+”品牌赛事拓展“三交”业态
近年来,昭通市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把体育事业发展作为促进全民健康、改善民生福祉、增进各民族交流联谊的重要举措,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昭通赛事品牌,走出一条品牌赛事、体育服务、体文旅融合的“体育+”多业态发展模式,以体育赛事为载体,在体育赛事体验和交流中促进各民族“三交”共融。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互动互联赛事大体系。依托昭通“大山大水大峡谷,有声有色有人情”的地域民俗特色,积极争取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单项高等级赛事等落户昭通,引进并成功举办翼装飞行表演赛、水富半程马拉松赛、绥江龙舟公开赛等赛事,初步形成了以山地户外运动和水上运动为主的品牌赛事集群。2024年积极培育“一县一品”体育精品赛事,举办国际C级赛事环昭通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昭通马拉松赛、篮球联赛等一系列赛事活动,形成“顶尖职业赛事—自主品牌赛事—群众体育赛事”等各具特色、互动互联的赛事体系。
体文旅融合,拓展各民族“三交”新业态。坚持体文旅融合办赛,将文旅、农业、商贸和现代服务业等多种新场景融入体育赛事筹办全过程,以文化赋能体育赛事,开展“体育+文旅”“体育+农产品”等活动,在赛事中充分融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实施活动,拓展各民族“三交”空间和载体。赛事为参赛选手提供“大国重器”参观、旅游景点免票、特色产业品鉴、民族文化展演、风土人情体验等福利,让选手在比赛之余感悟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深入交往交流交融。
标准化办赛,塑造赛事城市代名词。牢牢把握办赛契机,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高度重视赛事细节把控,坚持在细微之处树立中华文化、彰显人文关怀、刻画“昭通印象”。高位统筹、多方发力、标准化办赛,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GPS追踪等技术,从赛道规划、奖牌设计、交通疏导、医疗保障以及报名系统、志愿者服务、赛事补给保障、赛道氛围、宣传报道、衣食住行等多环节全方位精细化保障落实,让各族群众感悟体育魅力的同时,切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昭通形象。(昭通市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