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繁荣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共同繁荣发展 >> 正文
临沧市凤庆县新华乡:针飞绘丹青 线舞绣苗韵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7日 09:04:11  来源: 云南网

  在凤庆县新华彝族苗族乡,苗族刺绣以热烈明艳的色彩绽放出独特的民族魅力。绣娘们不用底稿、不需草图,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谋篇布局”,在飞针走线间融入对生活的热爱,绣出一幅幅幸福生活的新图景。

  苗族刺绣作为新华乡苗族群众的文化瑰宝,世代相传。绣娘们常选用白色麻布、棉布或者十字绣布作为底布,再以彩色丝线、十字绣线或毛线为“画笔”,在布面上精心“作画”,以反面挑正面看的特色技法,使整件绣品显得更加干净整洁、精巧美观。刺绣图案的灵感大多源于当地常见的马、蚕、蜘蛛、蝴蝶等动物或者植物。绣娘们以写意的手法将这些鲜活的物象转化为几何图形,让自然万物在绣品上以别样的艺术形式呈现,展现出苗族刺绣独有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2005年,新华乡紫薇村的苗族刺绣入选凤庆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年59岁的紫薇村委会平坦村民小组村民马光花,因意外导致下肢残疾。性格要强的她用一件件令顾客满意的绣品,记录着别样的人生。“刺绣让我重拾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实现了新的人生价值。”她说。

  新华乡的苗族群众“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将苗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绣进服饰里,让这一针一线化作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

  近年来,在传承苗族刺绣的道路上,新华乡积极探索,将传统的师带徒、家族传承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苗族织布工艺保护传承室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参与进来,实现非遗传承“老、中、青、幼”的有序衔接,让苗族刺绣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云报全媒体记者 隋鑫 李春林 通讯员 李亚权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