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昆明市官渡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5日 10:06:58  来源: “昆明民宗”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昆明市官渡区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

  2025年新学期伊始,官渡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中小学开学“第一课”。

  协同育人 多方联动聚合力

  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建立家校共育、社校联动机制。学校通过家访、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普及民族政策知识,倡导家长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分享会”。学校联合社区、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与辖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共建“实践课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与调研。官渡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唐柱芬名校长工作室成员11所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文化浸润、实践体验、家校协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云大附属会展学校创新采用家校协同模式,邀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民族文化调研与PPT制作。开学第一课上,学生通过分享假期见闻,讲述民族团结故事,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

  知行合一 主题实践促融合

  各学校以活动为载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项实践体验活动中。方旺小学以“小种子·石榴籽·中国梦”为主题,分年级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低年级学唱《民族团结拍手歌》,中年级借助VR技术探秘稻粟起源,高年级化身“种子外交官”,开展云南特色作物专题调研。鸣泉小学鼓励学生创作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剪纸、绘画、观看《石榴籽育人小课堂》短视频,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以文化人 感悟传统增认同

  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让学生们在开学第一课中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共同性与多样性,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关上第二小学打造由“非遗作品”组成的文化走廊,展示滇派风筝、面塑、扎染、烧箔画等作品,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体验非遗文化。东站实验学校以“石榴花开”为活动主线,设置投壶、拓印等传统文化体验区,让学生在趣味互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可观可感 阵地建设凝共识

  各中小学在校园内设置“五旗五徽”主题宣传栏、文化墙、电子屏等,常态化展示党的民族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案例。多个学校建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教育长廊”,通过图文、影像等形式生动诠释主题内涵。官渡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开展“铸牢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教师培训,解读政策、分享教学案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童心向党 五旗五徽铸同心

  全面推进“五旗五徽五认同”教育实践,将铸牢共同体意识纳入学校思政课程体系,并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指标。各学校深化课程融合,将“五旗五徽五认同”内容融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打造“红色课堂”“文化传承”等特色课程品牌。部分学校通过情境教学法,在历史课中讲述“国旗故事”,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解读“五认同”内涵。广泛开展“徽章闪耀”主题班会、“红旗飘扬”演讲比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活动等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对基本国情的理解。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春季开学首周,全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升旗仪式,举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累计举办升旗仪式326场,覆盖学生24万人次。(官渡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