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河州泸西县用好红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近年来,红河州泸西县把红色文化作为最鲜明的标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汇聚起全县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开发红色资源,筑牢红色阵地。泸西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切实将红色本土文化传承保护、开发利用作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国主义热情的抓手,积极编撰《永励后昆——张永和纪念文集》《何现龙纪念文集》等20余本书籍,开发红色资源点10余处,完成泸西县党史革命斗争史陈列馆、弥泸区革命根据地暨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二支队史实陈列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盘北指挥部等红色纪念地的布展陈列,为全县各族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了解红色文化,高扬红色旗帜、唱响红色旋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鲜活阵地。
厚植红色基因,创新红色教育。泸西县以“泸西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核心,串联起多处红色遗址,打造特色红色文化教学线路2条,建立包含10项特色课程的红色教育培训体系,创新“课堂+基地+实践”多维现场教学模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每年接待各类社会团体500余批次,接待游客量13万余人次,方便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各族群众追忆红色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着力打造“资源独特、内涵丰富、可观性强”的红色实境课堂,树牢“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故事。依托本土革命遗址多、党史事件多、革命先辈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推进“革命老区·红色泸西”品牌创建行动,举办“‘阿庐文化·传颂人’红色志愿讲解员大赛”“‘薪火相传·声绘泸西’红色讲解员培训班”等活动,张永和纪念馆被命名为红河州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被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挂牌为其学校的社会实践基地。为积极整合省委、州委、县委党校及专家学者等优质教师资源,依托张永和纪念馆、何现龙故居,打造一系列红色故事及精品党课,挖掘培养一批优秀讲解人员人才队伍,讲好红色故事,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让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加有形有感有效。(红河州民族宗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