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正文
丽江市“五个推动”助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1日 14:53:14  来源: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网站

  原标题:丽江市“五个推动”助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近年来,丽江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嵌入,以“五个推动”助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一是全域旅游发展推动各民族空间互嵌。通过乡村旅游打造田园风光之旅、古城礼物馆路线等乡村旅游路线,满足多层次的大众旅游出行需求。推动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与旅游双融合双发展,打造“月月有节庆、四季有活动”古城文化旅游品牌。持续培育发展“旅游+乡村振兴”“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旅拍”“旅游+会展”等新业态,全域旅游使旅游景区景点延伸、扩展到更大区域。

  二是民族文化开发推动各民族文化互嵌。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富集,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省级5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10个。旅游开发过程中,推出《纳西古乐》《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木府风云》等文化旅游精品,以文化为纽带,推动旅游体验持续升级。在文化丽江建设中,设立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基金,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料,建成茶马古道博物馆、徐霞客纪念馆等一批主题文化博物馆,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在探寻融合发展中不断淬炼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生命力。

  三是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各民族经济互嵌。2024年,丽江市共接待游客8064.33万人次,增长18.45%,旅游总花费1382.23亿元,增长6.41%,旅游人均消费1718元,排名全省第1位;接待境外游客66.28万人次,增长205.64%。涉旅从业人员近30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56万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扎实推进,各族群众通过开设民宿、餐厅、手工艺品店等方式,实现了在“家门口”的就业和增收,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度在拓展、深度在加强。

  四是旅游商贸往来推动各民族社会互嵌。丽江旅游业发展使民族社区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形成了“新老丽江人”共居共事、共乐共享的发展格局,越来越多的“新丽江人”在丽江经商兴业、扎根落户,共同开发旅游市场,共享发展带来的红利。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近几年,丽江不仅有来自北京、江苏、广东、河南、四川等省外买房落户的“新丽江人”,还有部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外籍居民,形成多民族和国际友人聚居的“大互嵌”格局。

  五是文化铸魂工程推动各民族心理互嵌。丽江市用好用活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进一步挖掘、整理、宣传丽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考古文物、文化遗存,讲好纳西族《创世纪》、木府楹联、徐霞客在丽江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红军长征过丽江的“红色故事”,张桂梅先进事迹的“优秀故事”等,让游客在体验秀美河山和民族风情中触发内心共情,让“舍不得的丽江”更加具体而真实,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全方位相互融合。(丽江市民宗局)

责任编辑:阎素素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