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引领,通过党建引领、文化交融、产业共兴、社会治理等举措,谱写出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篇章。
党建引领聚合力,共筑团结“主心骨”
班洪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乡党委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领头雁”。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培训等,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服务能力,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组建宣讲小分队,邀请老支书、乡村干部等队伍,以“榕树下的党课”“院坝会议”“微党课”等形式开展宣讲,用丰富的历史人文故事为教材,用群众听得懂、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宣讲,将民族团结政策送入村村寨寨。
文化交融润民心,共绘精神“同心圆”
班洪乡立足佤族文化特色,挖掘和利用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建设文化阵地等方式,着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推动全乡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此外,班洪乡还积极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建设一批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为各族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通过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公益电影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
产业共兴促发展,共享幸福“新生活”
班洪乡以产业融合推动民族共富,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模式,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各族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社会治理促和谐,共建边疆“幸福家”
班洪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班洪乡以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高度融合为切入点,定期研判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充分发挥边防平安法治办的作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此外,班洪乡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各族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云南网通讯员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