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正文
红河州红河县以“三个一”机制办好“家长夜校”培育家长夜校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3日 16:46:12  来源: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网站

  原标题:红河州红河县以“三个一”机制办好“家长夜校”培育文明乡风

  2024年以来,红河州红河县探索“一个主题、一个导向、一个理念”的“三个一”机制,开展“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当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以良好家风“润”民风、以淳朴民风“塑”乡风、以文明乡风“促”发展。

  红河县在全州率先组织开展“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即利用晚间时段,针对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家风等问题面向家长开展的课时化培训。活动在红河县宝华镇率先开展,持续推进全镇文明乡风建设,促进关心关爱“一老一小”服务升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围绕一个主题,着力解决群众所需。宝华镇紧紧围绕“如何做个好家长”这一核心主题办好“家长夜校”,致力于破除当前乡村家庭教育中的常见视角盲区,提升家长素养、加强家庭成员交流、改善亲子关系。全镇6个行政村的乡村党员、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员在镇党委的组织领导下,进村入户、走访学校,通过与家长孩子面对面、一对一、“零距离”开展问卷调查、谈心谈话、意见征集,广泛收集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困惑问题、孩子切身感受和成长现状,双向对照参考设置课程主题。课程内容做到“主动设计”和“群众点单”相结合,切实让“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家长夜校”举办初衷能够落实落地、见行见效。2024年,全镇围绕“家长夜校”主题共开展入户走访150余次,访谈300余人次,共收集各方面课程需求120余条,以此为抓手设计课程,把授课内容讲到群众心坎上。

  坚持一个导向,切实保障群众受益。宝华镇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向外多方引进资源、整合力量,丰富“家长夜校”的内容形式,让活动开展得有形有效。镇党委积极争取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共青团县委、县司法局、县集爱中心等有关单位和机构的大力支持,将“普法强基”“利剑护蕾”等专项行动与“家长夜校”有机融合。为持续强化师资力量、丰富课程资源,省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实践团队和师生到村授课,打造高质量课程内容,真正让家长和孩子在每一堂课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悟。2024年,全镇开展以“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应对校园霸凌”“成长中的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线下“家长夜校”活动16期,以“家庭中医养生保健课堂”为主题的线上直播夜校2期,覆盖500余户家庭,1000余人次参与活动。

  践行一个理念,有效发动群众参与。宝华镇坚持“村民共办,全村受益”理念开展“家长夜校”,化被动为主动,充分激发本村党员群众的内生动力,发动广大党员群众投入活动全过程。以开展“三会一课”“三讲三评”、村民大会等活动为契机,镇党委领导、驻村工作队队员与村民代表座谈交流、“头脑风暴”,向村民普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围绕如何办好“家长夜校”出谋划策。6个村的驻村工作队将“家长夜校”与“动力小站”积分兑换、“五个普及”文明实践等活动有机融合,采用课堂“积分奖励制”,依据学习次数和活跃度奖励积分,以积分兑奖,调动家长学习积极性。每期夜校由包村干部统筹协调、驻村工作队员设计课程、党员布置课堂、村民群众互相宣传,活动组织力、参与度、影响力持续提升,“家长夜校”活动品牌在全镇持续擦亮,“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红河县民族宗教局)

责任编辑:阎素素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