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沧市镇康县木场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构建“源头预防、动态管控、综合治理”的社会治理体系,切实保障全乡的和谐稳定,守护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抓党建引领,促治理根基根深叶茂。坚持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夯实民族团结基础的牵引性工程。健全“党委领导+中心主抓+行业协调+社会参与+整体推进”的综合治理模式,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落实“一岗双责”,设置乡、村两级矛盾调解中心11个、调委会11个,调解员172名。
抓群防群治,促管控防线固若金汤。秉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预防在先、化解在前、处置在早的工作思路,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大排查大化解,建立动态管理,确保各民族重点群体“底数清、情况明”“不失管、不漏管”。今年以来,累计走访排查重点人员3429人次,检查重点场所55家次。通过群防群治模式,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让各民族在稳定的环境中和谐共处。
抓民生服务,促困难群体稳岗就业。全力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急难愁盼、影响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落实兜底保障措施,精准帮扶特殊困难群体。今年以来,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就业服务保障平台作用,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88人次,发放创业贷款80万元。用好就业帮扶车间载体,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203个,发放低保对象社会救助资金124.3091万元、孤儿补助4.86万元、高龄津贴7.68万元、残疾人“两补”11.241万元。确保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抓精准普法,促法治短链延链补长。持续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聚焦重点人群,落实入户走访,今年以来,开展精准送法上门共90余次,普法宣传进村组、进企业、进校园专题宣传132场次,覆盖群众1.8万余人。确保高风险对象普法覆盖率达到100%,针对高风险矛盾纠纷当事人,按照“一人一策”建立普法教育方案占比100%。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各族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为民族团结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促进各民族在法治的框架内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云南网通讯员 邓李军 蒋崇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