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曲靖市宣威市构建“旅游+”格局聚力“四新”促“三交”
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文旅”为核心,融合文化资源,强化旅游品牌建设,优化服务,拓展旅游促“三交”新路径,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发展。
依托文旅资源,赋予旅游促“三交”新内涵。宣威市依托文旅资源,聚焦“火腿之乡石榴红”品牌,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讲好宣威故事,举办美食节、山歌节、火把节等节庆活动,创新宣传教育活动,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作花灯剧《千里送鹅毛》《石榴花红》等精品剧目,展现民族团结和谐氛围。拍摄尼珠河大峡谷文旅微短剧《我在风起的云端等你》展示民族风情,让游客在深度游中感受宣威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
聚焦品牌创建,打造旅游促“三交”新平台。宣威市聚焦“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旅居云南重要目的地”定位,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定《宣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宣威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贯彻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实施方案》等多项发展规划,推动“民族团结+文旅”融合发展。2022年以来,成功创建多个A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游民宿,原创花灯剧《石榴花红》在第十七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中获“优秀剧目奖”,原创小品《残局》、花灯小戏《便民道》获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举办“全民美育”青少年民族舞蹈展演展示、尼珠河大峡谷高空跳伞表演等多项大型文旅活动,搭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显著提升了宣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推进多元融合,拓展旅游促“三交”新空间。宣威市创新“民族团结+文旅”模式,推动“旅游+”多业态融合,拓展“三交”新空间。阳光食品非遗工坊打造“工业旅游观光工厂”,荣升火腿非遗工坊提供深度文化体验,“虎头山·云间红”公园融合“红色教育、农业产业、乡村旅居”三大主题成近郊游热门,永安村迤谷花海成诗意旅居地,荷花村融合历史文物与山歌文化。目前,宣威已建设29个乡村旅游景点,打造4条特色旅游线路,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大幅拓展,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改善服务环境,丰富旅游促“三交”新场景。宣威市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推动A级旅游景区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安全监管,培训从业人员,提供志愿服务,营造友好氛围。尼珠河大峡谷打造极限运动基地,启动跳伞比赛;多个避暑旅居示范村丰富旅居消费场景。文旅融合发展壮大旅游促“三交”主体,宣威市将以“民族团结+文旅”为核心,持续探索“旅游+”模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谱写旅游促“三交”新篇章。(曲靖市民族宗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