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亲如一家共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 10:55:00  来源: 云南日报

  原标题:亲如一家共发展

各民族同胞同跳一支舞。

  雪山为屏,金沙为池。正午时分,雨雪初霁,温暖的阳光铺洒在雪域高原上。记者见到张建新时,他刚从香格里拉月光广场参加完普法宣传回到北门社区,一走进社区休息室,就唱起了最熟悉的抖乐。

  “党的政策么逗乐,实在好么逗乐,飞机铁轨么说是,畅通达么逗乐尼乐逗乐……”歌声婉转、情真意切,听得人心暖暖。节奏渐缓时,大家也随声吟唱,脸上的笑容跟随拍子慢慢荡漾开来。

  歌声回荡耳边,往事涌上心头,张建新感慨万千:“抖乐源自茶马小调。那时候日子不好过,大家苦中作乐。如今,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奋斗,共同富裕,过上了幸福生活。作为传统歌曲,老调新词唱出心里话,也唱响新生活。”

  北门社区生活着藏族、汉族、彝族、纳西族等12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古老的抖乐绽放新的华彩,在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同画一幅画中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我们社区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地方,除了锅庄、抖乐等传统歌舞,可不可以把舞龙舞狮也加进来,大家同台共舞。”一次排练舞蹈时,北门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郑东平征求社区居民意见。这个提议瞬间点燃了大家的讨论热情,一番商讨后决定成立舞龙队。舞龙队在2025“欢乐香巴拉”文艺活动中的精彩演出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不同民族歌舞同台演绎,展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流之道,而舞龙队也成为了北门社区文化志愿服务队的雏形。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维系各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北门社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焕发出跨越时空的蓬勃生命力。“依托社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各族群众自发成立了文化志愿服务队,目前已经发展为一支人数超过120人的团队。”郑东平说。

  以文化人,更能凝聚心灵。从北门社区到高原大地,各民族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既承接传统民俗,又彰显时代新风,搭建起了各族群众相互了解、沟通、交流的桥梁。近年来,迪庆藏族自治州积极组织、大力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提升民族文化惠民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耀感,为迪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和打造“世界的香格里拉”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记者 张帆

责任编辑:阎素素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