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正文
普洱市宁洱县“五个着力”扎实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 10:54:53  来源: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网站

  原标题:普洱市宁洱县“五个着力”扎实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

  近年来,普洱市宁洱县紧紧围绕“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主题,进一步创新方法、增强实效,全力推动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着力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统一认识。宁洱县始终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抓手,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的主要举措,与党的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在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积极推动《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誓词碑文化保护传承条例》制定出台,从立法的高度推动民族团结誓词碑文化保护传承,已经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着力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统筹压实责任。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5个具体业务工作组,召开全县创建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会等20余次,印发《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方案》《宁洱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全覆盖方案》等文件11个,健全完善民族工作委员会制度、联创联建等7个常态化制度,构建创建工作“四梁八柱”。收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后,及时开展“牢记誓词铸忠诚 践行嘱托共奋进”专项行动,并印发了《宁洱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意见》,推动创建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

  着力精准对标对表,突出特色典型示范。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N”行动,持续加大示范典型培育和选树力度,打造33个示范点,充分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宁洱特色”。围绕“一品牌六融合四基地”的创新实践路径(“一品牌”即擦亮民族团结誓词碑;“六融合”即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政治、文化、经济、社会、法治和安全工作深度融合;“四基地”即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贯彻落实“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体验基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示范基地),进一步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着力严把质量关,营造氛围全域共建。利用火把节、民族团结宣传月等节点开展民族团结健康跑、民族服饰秀、非遗展示等主题活动80余次,举办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民族团结进步书籍舞台剧大赛,把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融入全县中小学校思政课建设,县处级领导以上率下上讲台宣讲。依托民族团结誓词碑宣讲团,扎实开展“开放包容·中老铁路交融之旅”特色宣讲,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打造主题街区2条、主题公园1个、主题广场1个,拍摄宁洱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宣传片《荣藏古今 道通天下》,创作《民族团结真情谊》,开发设计文创产品和创建标识,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上报创建工作及相关经验信息300余条,宣传信息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着力强化督促检查,有序推进形成合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创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县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纳入县委巡察和监督执纪问责范围。建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每月一调度,每月一督办”的督查通报和工作调度机制,及时破难点、解痛点、疏堵点,并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县级目标考核,全面促进创建工作。县人大、县政协立足自身职责,扎实开展创建工作督查调研,对发现问题现场反馈、督促整改,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层层压实责任,凝聚起共同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宁洱县民族宗教局)

责任编辑:阎素素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