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市禄劝县汤郎乡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昆明市禄劝县汤郎乡以青山为笔,碧水为墨,依托党建引领,将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各族群众携手共进,在绿水青山间种出“黄金产业”,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产业兴旺、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建引领,凝聚民族团结共识。细柞村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带头开荒拓土,将党旗插在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振兴之路。细柞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科研院所+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流转土地57亩,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建立了反季人参果实验示范种植基地。从荒坡到果园,从散种到连片,分散的土地连成了希望的绿洲,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不仅点燃了村集体经济的星火,更凝聚起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党员示范田里,人参果苗向阳生长,枝叶间跃动着各族群众共同致富的希望。
山水作伴,果香浸润振兴梦。金沙江畔,大裂谷旁,普模村的人参果浸润着山水的灵秀。清泉滋养的土壤,阳光镀亮的果实,青山绿水间,一片片果园整齐排列,每一颗金黄饱满的“诗意之果”,都是自然与辛勤劳作的交响。自2023年80亩反季人参果试种成功后,普模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主动服务,在土地流转、灌溉用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足保障,2024年,普模村的反季人参果种植面积达到300亩。晨露沾衣,晚霞染果,村民们俯身耕耘,抬头望见青山如黛,低头嗅到果香沁脾,乡村振兴的画卷在汗水与笑语中渐次鲜活。各族群众在共同劳动中增进了感情,在共同致富中增强了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联农带农,共筑共同富裕梦想。乡党委、政府围绕大力发展水果产业,以扩规模、树品牌、强服务为宗旨,在持续推广种植、申报“三品一标”、打造示范农场的同时,引进龙头企业,不断扩大“汤果”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绘就“山水如诗画,产业嵌其中”的汤郎新蓝图。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流转土地租金、季节性务工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有了稳定收入,曾经的留守妇女成了果园“技术员”,返乡青年变身“新农人”,各族群众携手在绿水青山间种出“黄金产业”,共同富裕的愿景正结出甜蜜的果实。通过产业发展,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民族团结的根基更加牢固。
各族群众不仅在经济上互帮互助,在文化上也深度融合。乡党委、政府通过举办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建设民族文化广场等方式,促进各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在金沙江的涛声里,各族群众共同吟唱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长歌,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汤郎乡的人参果,不仅是山水馈赠的礼物,更是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象征。汤郎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更为各族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昆明市民族宗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