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新闻聚焦 >> 正文
海报|和美云南 团结同心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6:59:38  来源: 云南网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

云南是全国世居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南把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齐心协力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奋力谱写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今天,我们通过一组海报,展现云南这片土地上各族群众一心向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同心筑梦、携手前行的壮美画卷。

 

近年来,云南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锚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重大政治任务,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推进。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持续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北京、拥护核心”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凝聚各族群众一心向党、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新征程上,云南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石榴红夏令营”等实践活动,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田,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

 

近年来,云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巩固发展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疆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成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

云南累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37个,数量居全国第二。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云南受表彰的模范集体和个人共计48个(名),总数居全国第1位。

新征程上,云南将学深悟透力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拓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内涵外延,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作出新的示范。

 

近年来,云南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层次和水平。

2024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万亿元,是2015年的2.2倍。截至2024年底,省级共统筹投入建设资金138亿元,实施1.3万余个项目,沿边行政村(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488元,比全省农村平均水平高5038元。全省民族自治地方通航运营机场达11个,14个州(市)通高铁或动车,124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所有乡镇和行政村100%通硬化路、通邮、通4G网络。

新征程上,云南将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实施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各族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

 

近年来,云南创新实施“枝繁干壮”“石榴红”等工程,构建“铸牢”研究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开展“铸牢”教育,建成24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命名304所教育示范学校,上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童心向党、强国有我”的誓言回响在各个校园。

云南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创作《桂梅老师》《澜沧水长》《幸福花山》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连续6年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和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列入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打造“旅居云南”新品牌,让人们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其乐融融。

新征程上,云南将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加牢不可破。

 

近年来,云南着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意义。

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每年寒暑假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团结进步同心营”活动,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科学探索等形式,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坚持“融”的导向,广泛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群众联谊活动,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生产生活、外出就业、学习上的全方位互嵌。

旅游促“三交”计划——坚持以旅为媒、以旅促融,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打造“旅居云南”新品牌,让游客们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其乐融融。

新征程上,云南将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让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强大精神纽带。

 

云岭儿女

将牢记嘱托、接续奋斗 

同心合力,建设和美家园

  统筹:浦美玲 段琪宇

  策划:李斌 杨景涵

  编辑:时光远 王波

  设计:李雪

  内容素材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杨景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