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临沧市镇康县军赛乡中心完小,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实践随处可见。一位佤族女孩别出心裁,用橡胶树汁黏合碎布,创作出“各民族娃娃手拉手”贴画,传递各民族团结一心的美好期盼;拉祜族少年活力满满的篮球操,灵动得如同跳跃的小鹿,赢得台下师生和家长的热烈掌声。
开展民族小卫士阅读活动
在教学中,军赛乡中心完小打破民族与学科界限,将傈僳族三弦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感受独特的民族音乐魅力;把当地群众给西进部队送粮食的感人故事融入美术教材,让孩子们铭记先辈的奉献与团结精神。双语课堂上,学生既能学唱佤族古调,传承民族文化,又能诵读唐诗宋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学生走进村史室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
今年以来,军赛乡中心完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通过童谣、童画、童戏搭建起沟通各族师生与家校的“连心桥”,采取“书包里的诗词+课堂上的手工+国旗下的宣讲+村寨里的共舞”特色举措,把民族故事融入阅读,把民族技艺融入课堂,让团结之声传遍村寨。
目前,学校已组建7支“红领巾民族团结宣讲队”,开设150多个学时的民族技艺小课堂,举办4次“书包里的诗词”文艺创作展示活动,校园班组文艺队深入村组开展9次文艺展演。越来越多孩子成为“萌娃石榴籽”,将民族团结故事传颂四方,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绽放。
云南网通讯员 罗鸿迪 汤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