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繁荣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共同繁荣发展 >> 正文
凤庆县:聚焦红茶文化打造旅居康养地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8日 11:24:24  来源: 民族时报

原标题:凤庆县:聚焦红茶文化打造旅居康养地

“3200红茶文化苑”内,采茶女们在忙碌地采茶

近年来,凤庆县积极探索“疗休养+旅居”发展新模式,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职工和游客前来疗休养、避暑度假,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产品升级、服务优化,积极打造辐射全域的康养旅居地。

凤庆县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是世界著名滇红之乡,有着悠久种茶、制茶、品茶历史,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51.61万亩,是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粗壮人工栽培型古茶树——“锦秀茶尊”,以及被称为“滇西茶马古道第一镇”的鲁史古镇,是第一桶滇红茶诞生的地方。1939年,冯绍裘创办顺宁(凤庆)实验茶厂,成功试制出第一批滇红工夫红茶并出口创汇,在国际市场上创造经久不衰辉煌。

从滇红茶诞生起,凤庆一代又一代滇红茶人秉承“滇红”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实现滇红茶制作技艺赓续传承,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传奇——1957年,滇红茶在全国茶叶评比中摘得桂冠;从1959年开始,滇红茶被指定为国家外事专用礼茶;1985年,滇红茶在西班牙马德里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14年,滇红茶制作技艺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2年11月29日,滇红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在临沧市凤庆县,一处集康养、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茶疗”基地——“3200红茶文化苑”,正凭借独特的运营模式,丰富了凤庆县旅居业态,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3200红茶文化苑”位于凤庆县城东侧的凤山镇京竹林村田心窝小组。背倚双赢山、俯临砚池湖,是中国唯一一家以红茶文化为主题的国际五星级酒店,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拥有有机认证茶园面积1060亩和世界茶叶品种园。

通过发展茶产业,“3200红茶文化苑”积极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茶园鲜叶采摘及日常管护工作人员均聘用京竹林村及周边行政村农户,聘用本地正式在职员工136人,每年支付本地员工工资700多万元,积极带动周边行政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同时,“凤庆3200红茶文化苑”将滇红茶文化融入到疗休养活动各环节全过程。与云南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推进茶叶研发,拓展产业链,创新茶产品,研发出独具特色有机茶产品。将凤庆3200年茶文化深厚内涵、滇红茶发展历史与产业种植基地优势相结合,打造时尚红茶引领品牌“3200Tea”,研发出花茶、袋泡茶、礼品茶、收藏茶及“3200”提取物面膜系列产品和健康保健品等。在这里,疗休养游客可以参观凤庆滇红茶种植基地万亩茶园,体验鲜叶采摘过程,参与红茶制作工艺体验,品尝正宗凤庆滇红茶,感受世界滇红之乡独特韵味和魅力。

“3200红茶文化苑”还推出以滇红文化、红色文化、特色乡村、古镇古街等为主题的5条精品疗休养线路,让游客在滇红茶活态博物馆参观,再现红茶前世今生,在千年古茶树下瞻望“锦秀茶尊”容颜,在茶马古道必经之地鲁史古镇四方街考察滇红茶岁月痕迹,在乡村振兴示范点云上花海调研学习,在滇红第一村感受红茶文化传承和革命力量……疗休养游客既可以疗休养放松,又可以领略茶乡凤庆民俗风情与人文魅力,进一步增强旅居体验。

从“旅游”到“旅居”,凤庆县不断整合各方资源,把空间、资源、平台产品、乡村旅游串联起来,积极布局休闲康养、农事体验、精品民宿、特色餐饮等多业态,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游客喜爱的茶乡疗休养基地。据统计,2024年1至8月份,凤庆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09.49万人次,同比增长14.01%,实现旅游总花费28.88亿元,同比增长23.08%。(记者 高燕)

责任编辑:赵津津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