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山市红甸乡:产业兴旺促和谐
走进文山市红甸回族乡,这里的各族群众正搭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顺风车”着力发展经济。产业的兴旺推动各民族同胞和谐共处,成为联结各民族情感的坚固纽带、共谋发展的牢固根基。
在红甸乡规范化山药种植基地,1.5万亩的山药一眼望不到头,其影响力如涟漪扩散,带动了周边乡(镇)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自2015年以来,文山市红宏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为引擎、技术培训和统一销售为双翼,将零散的山药种植户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规模化种植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为农户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收益。土地流转政策更是“妙笔生花”,农户们每年可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同时,他们能在家门口参与山药种植,实现就业与增收双赢。
文山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唐俊洪说:“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是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不断引入资金与投资人,助力合作社茁壮成长,规模日益壮大。”
据了解,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平远片区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重要基地,因地制宜打造以平远集镇蔬菜基地为中心,以砚山县稼依镇的辣椒、红甸乡的山药、阿舍彝族乡的苹果和万寿菊等产业集群为主干的“一中心、三联动”产业布局,让壮族的辣椒、苗族的三七、彝族的苹果、汉族的山药、回族的肉牛乘着各民族群众共同驾驶的运输车东出“两广”、西向“两亚”,走进千家万户的“菜篮子”。
各个民族村寨经济联系的加深,带来的是各族群众情感纽带的不断牢固。在红甸乡,各民族同胞心手相连,用智慧和汗水在经济上实现了共同发展,更在心灵深处构筑起民族团结之桥。(记者 王碧炜 通讯员 杨亦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