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厚植生态底色促团结
近年来,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引领,通过系统推进湖泊治理、乡村提升改造、改善民生三大工程,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民生为本、民族团结的新路径。
做好“湖”的文章,构建人水和谐新格局。创新建立滇池保护治理大工委机制,整合辖区3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通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明确河道管护责任清单,将3条入湖河道划成38个责任网格,实现“水岸共治、全域联动”。率先实施花卉产业绿色革命,建成400亩花卉产业绿色高标准大棚,配套水肥一体化系统等设施,通过蚜虫预警系统、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打造出“减量增效”的花卉产业样板。
做美“村”的文章,打造乡愁记忆新载体。党员带头种植清香木,改造提升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以及建设美丽庭院等,扮靓乡村颜值。深挖“三月三”、渔人文化节等资源,改造太史村闲置农房1000余平方米作为特色民宿,开发周六集市、古法扎染等体验项目,激活沉睡资源。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内容,纳入21个村的村规民约,开展“最美庭院”评选,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培育农民文艺队,用乡土文化滋养文明乡风。
做实“人”的文章,拓宽生态惠民新路径。实施“家门口就业”行动,通过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提升改造,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甸心村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香格里拉五子菌,产值达3万元,各族群众增收致富道路不断拓宽。
通过系统实施“护水、美村、富民”工程,昆阳街道不仅擦亮了生态底色,更激活了振兴引擎,促进了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