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市社区民族工作指引(试行)》印发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昆明市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会城市,积极探索新时代社区民族工作新路径。近日,昆明市民族宗教委印发实施《昆明市社区民族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明确提出,将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丰富服务平台、创新治理机制,打造互嵌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推动社区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阵地,实现社区各族群众“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和“五个认同”显著增强,持续提升民族关系满意度。
《指引》提出,党建引领聚合力。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立“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社会组织”多元共治机制,打造各民族融合互嵌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社区党建考核、居民公约和“两委”议事日程,确保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懂、有人抓。文化浸润强根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创新打造“百家宴”“社区文化大舞台”等特色品牌。通过非遗传承、手工技艺体验、中华文化符号展示等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各民族情感交融。精准服务惠民生。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区养老等领域推出精准服务,创新“用工企业+培训平台+务工人员”就业帮扶模式,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教育,开展青少年“结对子”成长计划,发展嵌入式医养结合服务,完善特殊群体救助体系。智慧治理提效能。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楼栋长”三级网格体系,开发民族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民情恳谈室”,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参与促共享。鼓励设立社区发展微基金,创新需求、项目、资源“三张清单”工作法,统筹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治理。建设“交往交流交融集市”,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社区共建活力。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立体宣传网络,深度挖掘“社区民族工作先锋”“民族团结好故事”等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该《指引》的出台,标志着昆明市民族工作向基层精细化治理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下一步,昆明市各族群众将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嵌入的社区环境中,积极探索边疆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携手共建团结进步的美好家园,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提供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