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千年街市见证民族团结
作者:张培民 杨芳
“一年一回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赛马唱歌做买卖……”这首传唱不息的云南民歌,描绘了大理“三月街”这一跨越千年的民族团结盛会的生动场景。始于唐代的“三月街”,从最初的宗教庙会演变为各民族物资交流、文化交流的盛会,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历程。
“三月街”的独特魅力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商贸功能,成为各民族情感交流的纽带。白族的扎染、彝族的银饰、藏族的唐卡、汉族的刺绣在这里交相辉映,不同民族的手工艺人相互切磋技艺,商贾们用多种语言讨价还价,青年男女在赛马、对歌中互生情愫。这种自然而然的日常互动,正是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生动写照。千百年来,“三月街”如同一个巨大的文化熔炉,让不同民族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
“三月街”的千年演变勾勒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轨迹。这个起源于白族传统节日的盛会,如磁石般吸引着彝、藏、汉、回等民族积极参与,最终发展成为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空间。这一过程印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必然性——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中,情感上相互亲近,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最终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从苍山脚下到神州大地,从千年传统到现代实践,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的生动画面,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坚实的基础。(该文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项目《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云南为例》(立项编号:SKPJ20240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