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屏边县白云乡:留住非遗记忆 传承文化薪火
近年来,屏边县白云乡立足本土资源优势,以文化传承为“犁铧”、以创新实践为“活水”,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耕非遗沃土,建强文化阵地,激扬文明新风,绘就出一幅“非遗生辉、文明璀璨”的乡村文化振兴画卷,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白云乡以文化传承为核心,切实推进文化“资源摸底+非遗传承+人才培育”三向发力,全面激活文化内生动力。开展全域文物普查和文旅资源调查,共登记文物遗存点10处,今年来开展文物保护巡查5次,解决问题2个。充分挖掘苗族特色文化,发展评定屏边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苗族花山节’传承点”1个,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人。坚持育才为先、提质为要,全年选派文艺骨干参与州县级专业培训2期11人次,系统提升编创演能力。重点培育“唱响苗岭”文艺队2支,创新编排《山林无火 责任在我》等原创作品,实现文艺作品“量质齐升”。
此外,白云乡以阵地建设为支撑,实施文化设施提质工程,构建“品牌带动+功能复合+覆盖全域”的文化服务体系。打造“艺染书田”农家书屋品牌,创新“书屋+”模式,精准服务群众文化需求,累计开展“非遗技能读书分享会”“流动书摊赶大集”等特色活动7场次。规范阵地建设,为8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挂牌,新建文化活动室2个,完善各村文化活动室、全民健身等设施设备5处,购置120套苗族服饰,向屏边县文化馆争取到14套彝族服饰,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提升文化服务效能。
据悉,白云乡还以文明实践为抓手,通过“节庆引领+常态活动+文明创建”三轮驱动,推动文化“活起来”、品牌“亮起来”、新风“树起来”。2024年至今,累计依托春节等节日节点,开展“喜迎新春送春联”“苗族花山节”“阳荷采摘节”等群众文化活动20余场次,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打造具有白云地域标识度的文化IP。同时,推荐评选出“云南省最美妇联执委”1名、“红河好人”2名、“新时代屏边好少年”5名,持续在全乡范围内强引领、育典型、树新风。(通讯员 李卫 阮进 解家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