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繁荣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民族频道 >> 共同繁荣发展 >> 正文
保山市老满坡村:边境村寨的“幸福样”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7日 09:39:04  来源: 云南民族时报

  原标题:边境村寨的“幸福样”

  云彩的影子在山峦间起伏,干净整洁的盘山水泥路蜿蜒着通向各家各户。绿植点缀的院落为村庄增添生机,农户们正忙着追赶农时……仲夏时节,走进与缅甸果敢一江之隔的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老满坡村,幸福祥和的景象扑面而来。

  “这些年日子越来越红火。”45岁的村民李加有坐在自家庭院里,望着满院绿植笑着说道。

李加有家门前栽种的绿植。人民网记者 程浩 摄

  老满坡村是多民族聚居村,早些年村民们日子不好过,住的是土坯房,雨天漏雨,冷天漏风。想去趟县城,都是山路,半天才走下一道山梁,半天才又爬上一座山梁,单程得六七个小时。

  年轻人不愿耗在村里,争先恐后外出务工,李加有就是其中之一。他早些年外出务工,后来因父亲患病,才不得已返乡务农。

  留下来就不能唉声叹气,得奔好日子。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老满坡村党总支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地发展芒果产业,还免费给村民们发放芒果苗。

  起初部分村民有顾虑,村党总支动员党员和致富能手先种植,打消村民疑虑。

  在党员和致富能手带动下,李加有种植的十七八亩芒果效益喜人,“虽说每年9月才上市,可四五月份就有订单。”李加有介绍。

  尝到甜头后,村里又引导村民发展坚果产业。李加有家在山坡地里栽种了十七八亩,两年前开始挂果,去年收入8000余元,“进入盛果期,收入会越来越多。”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助力下,不少村民还种上了烤烟。从育苗到采收,木城乡烟站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村民。李加有种烤烟多年,去年连着流转的土地加上自家的地,他家种了40亩烤烟,毛收入十五六万元。

  村民们收入提升的同时,村里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水泥路修起来了,路灯亮起来了。李加有还考取驾照买了轿车,常带着家人进城逛。

  自2021年起,云南省锚定“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目标,在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老满坡村迎来新机遇,当地党委政府持续投入,5G网络通了,卫生厕所全都入了户,水泥路修到了田间地头。当地政府还出资对村里的坡地进行改造,让坡地更适宜作物种植。

李加有忙着给芒果套袋。人民网记者 程浩 摄

  这几年云南省大力发展咖啡产业,老满坡村党总支因地制宜,引导村民栽种咖啡。去年底,李加有栽种了15亩咖啡,木城乡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常下田指导。

  自老满坡村启动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当地党委政府引导党员群众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并建立与抵边警务室联合巡逻、情报互通等机制,及时化解边境地区各种隐患,努力将村寨建成边境管控的“铜墙铁壁”。

  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人心凝聚……如今的老满坡村,村寨美,产业兴,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种咖啡、坚果、烤烟,把精力都花在地里。

  话说回到李加有。今年春节前,他花8万余元换了辆新车。

  “不心疼钱吗?”来访者问。“不心疼,日子不就是要过得更有盼头嘛!”这位彝族汉子洒脱地说。此时,天边的晚霞如火般绚烂,夕阳的余晖如碎金般洒在门前的山坡上。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